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C#中HttpClient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相信大部分人都还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近在测试一个第三方API,准备集成在我们的网站应用中。API的调用使用的是.NET中的HttpClient,由于这个API会在关键业务中用到,对调用API的整体响应速度有严格要求,所以对HttpClient有了格外的关注。
开始测试的时候,只在客户端通过HttpClient用PostAsync发了一个http post请求。测试时发现,从创建HttpClient实例,到发出请求,到读取到服务器的响应数据总耗时在2s左右,而且多次测试都是这样。2s的响应速度当然是无法让人接受的,我们希望至少控制在100ms以内。于是开始追查这个问题的原因。
在API的返回数据中包含了该请求在服务端执行的耗时,这个耗时都在20ms以内,问题与服务端API无关。于是把怀疑点放到了网络延迟上,但ping服务器的响应时间都在10ms左右,网络延迟的可能性也不大。
当我们正准备换一个网络环境进行测试时,突然想到,我们的测试方式有些问题。我们只通过HttpClient发了一个PostAsync请求,假如HttpClient在第一次调用时存在某种预热机制(比如在EF中就有这样的机制),现在2s的总耗时可能大多消耗在HttpClient的预热上。
于是修改测试代码,将调用由1次改为100次,然后恍然大悟地发现——只有第1次是2s,接下来的99次都在100ms以内。果然是HttpClient的某种预热机制在搞鬼!
既然知道了是HttpClient预热机制的原因,那我们可以帮HttpClient进行热身,减少第一次请求的耗时。我们尝试了一种预热方式,在正式发http post请求之前,先发一个http head请求,代码如下:
_httpClient.SendAsync(new HttpRequestMessage { Method = new HttpMethod("HEAD"), RequestUri = new Uri(BASE_ADDRESS + "/") }) .Result.EnsureSuccessStatusCode();
经测试,通过这种热身方法,可以将第一次请求的耗时由2s左右降到1s以内(测试结果是700多ms)。
在知道第1次HttpClient请求耗时2s的真相之后,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剩下的99次耗时100ms以内的请求,发现绝大部分请求都在50ms以上。有没有可能将之降至50ms以下?而且,之前一直有这样的纠结:每次调用是不是一定要对HttpClient进行Dispose()?是不是要将HttpClient单例或者静态化(声明为静态变量)?借此机会一起研究一下。
在HttpClient的背后,有一个对请求响应速度有着不容忽视影响的东东——TCP连接。一个HttpClient实例会关联一个TCP连接,在对HttpClient进行Dispose时,会关闭TCP连接(我们用Wireshark进行网络抓包也验证了这一点)。
在之前的测试中,我们每次用HttpClient发请求时,都是新建一个HttpClient实例,用完就对它进行Dispose,代码如下:
using (var httpClient = new HttpClient() { BaseAddress = new Uri(BASE_ADDRESS) }){ httpClient.PostAsync("/", new FormUrlEncodedContent(parameters));}
所以每次请求时都要经历新建TCP连接->传数据->关闭连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短连接),而且雪上加霜的是请求用的是https,建立TCP连接时还需要一个基于公私钥加解密的key exchange过程:Client Hello -> Server Hello -> Certificate -> Client Key Exchange -> New Session Ticket。
如果我们想将请求响应时间降至50ms以下,就必须从这个地方下手——重用TCP连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长连接)。要实现长连接,首先需要的就是在HttpClient第1次请求后不关闭TCP连接(不调用Dispose方法);而要让后续的请求继续使用这个未关闭的TCP连接,我们必须要使用同一个HttpClient实例;而要使用同一个HttpClient实例,就得实现HttpClient的单例或者静态化。之前的3 个问题,由于要解决第1个问题,后2个问题变成了别无选择。
为了实现长连接,我们将HttpClient的调用代码改为如下的样子:
然后测试一下请求响应时间:
Elapsed:750ms
Elapsed:31ms
Elapsed:30ms
Elapsed:43ms
Elapsed:27ms
Elapsed:29ms
Elapsed:28ms
Elapsed:35ms
Elapsed:36ms
Elapsed:31ms
....
除了第1次请求,接下来的99次请求绝大多数都在50ms以内。TCP长连接的效果必须的!
通过Wireshak抓包也验证了长连接的效果:
Wireshak抓包
这时,你
public class HttpClientTest{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HttpClient _httpClient; static HttpClientTest() { _httpClient = new HttpClient() { BaseAddress = new Uri(BASE_ADDRESS) }; //帮HttpClient热身 _httpClient.SendAsync(new HttpRequestMessage { Method = new HttpMethod("HEAD"), RequestUri = new Uri(BASE_ADDRESS + "/") }) .Result.EnsureSuccessStatusCode(); } public async Task<string> PostAsync() { var response = await _httpClient.PostAsync("/", new FormUrlEncodedContent(parameters)); return await response.Content.ReadAsStringAsync(); }}
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将HttpClient声明为静态变量,会不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我们当时也有这样的疑问,后来在stackoverflow上找到了答案:
As per the comments below (thanks @ischell), the following instance methods are thread safe (all async):
CancelPendingRequests
DeleteAsync
GetAsync
GetByteArrayAsync
GetStreamAsync
GetStringAsync
PostAsync
PutAsync
SendAsync
HttpClient的所有异步方法都是线程安全的,放心使用。
到这里,HttpClient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完美收官了?。。。稍等,还有一个问题。
客户端虽然保持着TCP连接,但TCP连接是两口子的事,服务器端呢?你不告诉服务器,服务器怎么知道你要一直保持TCP连接呢?对于客户端,保持TCP连接的开销不大;但是对于服务器,则完全不一样的,如果默认都保持TCP连接,那可是要保持成千上万客户端的连接啊。所以,一般的Web服务器都会根据客户端的诉求来决定是否保持TCP连接,这就是keep-alive存在的理由。
所以,我们还要给HttpClient增加一个Connection:keep-alive的请求头,代码如下:
_httpClient.DefaultRequestHeaders.Connection.Add("keep-alive");
现在终于可以收官了。但是肯定不完美,分享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是“C#中HttpClient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编程网行业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