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多人都对 MySQL 加行级锁的规则搞的迷迷糊糊,一会是 next-key 锁,一会是间隙锁,一会又是记录锁。
坦白说,确实还挺复杂的,但是好在我找点了点规律,也知道如何如何用命令分析加了什么类型的行级锁。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MySQL 是怎么加行级锁的?」的文章,随着我写 MySQL 锁相关的文章越来越多时,后来发现当时的文章写的不够详细。
为了让大家很清楚的知道 MySQL 是怎么加行级锁的,以及如何用命令分析加了什么行级锁,所以我重写了这篇文章。
文章内容比较长,大家可以耐心看下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目录
什么 SQL 语句会加行级锁?
InnoDB 引擎是支持行级锁的,而 MyISAM 引擎并不支持行级锁,所以后面的内容都是基于 InnoDB 引擎 的。
普通的 select 语句是不会对记录加锁的,因为它属于快照读,是通过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实现的。
如果要在查询时对记录加行级锁,可以使用下面这两个方式,这两种查询会加锁的语句称为锁定读。
上面这两条语句必须在一个事务中,因为当事务提交了,锁就会被释放,所以在使用这两条语句的时候,要加上 begin 或者 start transaction 开启事务的语句。
除了上面这两条锁定读语句会加行级锁之外,update 和 delete 操作都会加行级锁,且锁的类型都是独占锁。
共享锁(S锁)满足读读共享,读写互斥。独占锁(X锁)满足写写互斥、读写互斥。
行级锁有哪些种类?
不同隔离级别下,行级锁的种类是不同的。
在读已提交隔离级别下,行级锁的种类只有记录锁,也就是仅仅把一条记录锁上。
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行级锁的种类除了有记录锁,还有间隙锁(目的是为了避免幻读),所以行级锁的种类主要有三类:
- Record Lock,记录锁,也就是仅仅把一条记录锁上;
- Gap Lock,间隙锁,锁定一个范围,但是不包含记录本身;
- Next-Key Lock:Record Lock + Gap Lock 的组合,锁定一个范围,并且锁定记录本身。
接下来,分别介绍这三种行级锁。
Record Lock
Record Lock 称为记录锁,锁住的是一条记录。而且记录锁是有 S 锁和 X 锁之分的:
- 当一个事务对一条记录加了 S 型记录锁后,其他事务也可以继续对该记录加 S 型记录锁(S 型与 S 锁兼容),但是不可以对该记录加 X 型记录锁(S 型与 X 锁不兼容);
- 当一个事务对一条记录加了 X 型记录锁后,其他事务既不可以对该记录加 S 型记录锁(S 型与 X 锁不兼容),也不可以对该记录加 X 型记录锁(X 型与 X 锁不兼容)。
举个例子,当一个事务执行了下面这条语句:
事务会对表中主键 id = 1 的这条记录加上 X 型的记录锁,这样其他事务就无法对这条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了。
当事务执行 commit 后,事务过程中生成的锁都会被释放。
Gap Lock
Gap Lock 称为间隙锁,只存在于可重复读隔离级别,目的是为了解决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幻读的现象。
假设,表中有一个范围 id 为(3,5)间隙锁,那么其他事务就无法插入 id = 4 这条记录了,这样就有效的防止幻读现象的发生。
间隙锁虽然存在 X 型间隙锁和 S 型间隙锁,但是并没有什么区别,间隙锁之间是兼容的,即两个事务可以同时持有包含共同间隙范围的间隙锁,并不存在互斥关系,因为间隙锁的目的是防止插入幻影记录而提出的。
Next-Key Lock
Next-Key Lock 称为临键锁,是 Record Lock + Gap Lock 的组合,锁定一个范围,并且锁定记录本身。
假设,表中有一个范围 id 为(3,5] 的 next-key lock,那么其他事务即不能插入 id = 4 记录,也不能修改 id = 5 这条记录。
所以,next-key lock 即能保护该记录,又能阻止其他事务将新记录插入到被保护记录前面的间隙中。
next-key lock 是包含间隙锁+记录锁的,如果一个事务获取了 X 型的 next-key lock,那么另外一个事务在获取相同范围的 X 型的 next-key lock 时,是会被阻塞的。
比如,一个事务持有了范围为 (1, 10] 的 X 型的 next-key lock,那么另外一个事务在获取相同范围的 X 型的 next-key lock 时,就会被阻塞。
虽然相同范围的间隙锁是多个事务相互兼容的,但对于记录锁,我们是要考虑 X 型与 S 型关系,X 型的记录锁与 X 型的记录锁是冲突的。
MySQL 是怎么加行级锁的?
行级锁加锁规则比较复杂,不同的场景,加锁的形式是不同的。
加锁的对象是索引,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它是由记录锁和间隙锁组合而成的,next-key lock 是前开后闭区间,而间隙锁是前开后开区间。
但是,next-key lock 在一些场景下会退化成记录锁或间隙锁。
那到底是什么场景呢?
这次会以下面这个表结构来进行实验说明:
其中,id 是主键索引(唯一索引),age 是普通索引(非唯一索引),name 是普通的列。
表中的有这些行记录:
这次实验环境的 MySQL 版本是 8.0.26,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
不同版本的加锁规则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大体上是相同的。
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当我们用唯一索引进行等值查询的时候,查询的记录存不存在,加锁的规则也会不同:
- 当查询的记录是「存在」的,在索引树上定位到这一条记录后,将该记录的索引中的 next-key lock 会退化成「记录锁」。
- 当查询的记录是「不存在」的,则会在索引树找到第一条大于该查询记录的记录,然后将该记录的索引中的 next-key lock 会退化成「间隙锁」。
接下里用两个案例来说明。
1、记录存在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执行了这条等值查询语句,查询的记录是「存在」于表中的。
那么,事务 A 会为 id 为 1 的这条记录就会加上 X 型的记录锁。
接下来,如果有其他事务,对 id 为 1 的记录进行更新或者删除操作的话,这些操作都会被阻塞,因为更新或者删除操作也会对记录加 X 型的记录锁,而 X 锁和 X 锁之间是互斥关系。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因为事务 A 对 id = 1的记录加了 X 型的记录锁,所以事务 B 在修改 id=1 的记录时会被阻塞,事务 C 在删除 id=1 的记录时也会被阻塞。
有什么命令可以分析加了什么锁?
我们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查看事务执行 SQL 过程中加了什么锁。
我们以前面的事务 A 作为例子,分析下下它加了什么锁。
从上图可以看到,共加了两个锁,分别是:
- 表锁:X 类型的意向锁;
- 行锁:X 类型的记录锁;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行级锁,图中 LOCK_TYPE 中的 RECORD 表示行级锁,而不是记录锁的意思。
通过 LOCK_MODE 可以确认是 next-key 锁,还是间隙锁,还是记录锁:
- 如果 LOCK_MODE 为X,说明是 next-key 锁;
- 如果 LOCK_MODE 为X, REC_NOT_GAP,说明是记录锁;
- 如果 LOCK_MODE 为X, GAP,说明是间隙锁;
因此,此时事务 A 在 id = 1 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的是记录锁,锁住的范围是 id 为 1 的这条记录。这样其他事务就无法对 id 为 1 的这条记录进行更新和删除操作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知,加锁的对象是针对索引,因为这里查询语句扫描的 B+ 树是聚簇索引树,即主键索引树,所以是对主键索引加锁。将对应记录的主键索引加 记录锁后,就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对该记录进行更新和删除操作了。
2、记录不存在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执行了这条等值查询语句,查询的记录是「不存在」于表中的。
接下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查看事务执行 SQL 过程中加了什么锁。
从上图可以看到,共加了两个锁,分别是:
- 表锁:X 类型的意向锁;
- 行锁:X 类型的间隙锁;
因此,此时事务 A 在 id = 5 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的是间隙锁,锁住的范围是 (1, 5)。
接下来,如果有其他事务插入 id 值为 2、3、4 这一些记录的话,这些插入语句都会发生阻塞。
注意,如果其他事务插入的 id = 1 或者 id = 5 的记录话,并不会发生阻塞,而是报主键冲突的错误,因为表中已经存在 id = 1 和 id = 5 的记录了。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因为事务 A 在 id = 5 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1, 5) 的 X 型间隙锁,所以事务 B 在插入一条 id 为 3 的记录时会被阻塞住,即无法插入 id = 3 的记录。
间隙锁的范围(1, 5) ,是怎么确定的?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 LOCK_MODE 是 next-key 锁或者间隙锁,那么 LOCK_DATA 就表示锁的范围「右边界」,此次的事务 A 的 LOCK_DATA 是 5。
然后锁范围的「左边界」是表中 id 为 5 的上一条记录的 id 值,即 1。
因此,间隙锁的范围(1, 5)。
唯一索引范围查询
范围查询和等值查询的加锁规则是不同的。
当唯一索引进行范围查询时,会对每一个扫描到的索引加 next-key 锁,然后如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会退化成记录锁或者间隙锁:
- 情况一:针对「大于等于」的范围查询,因为存在等值查询的条件,那么如果等值查询的记录是存在于表中,那么该记录的索引中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记录锁。
- 情况二:针对「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的范围查询,要看条件值的记录是否存在于表中:
当条件值的记录不在表中,那么不管是「小于」还是「小于等于」条件的范围查询,扫描到终止范围查询的记录时,该记录的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其他扫描到的记录,都是在这些记录的索引上加 next-key 锁。
当条件值的记录在表中,如果是「小于」条件的范围查询,扫描到终止范围查询的记录时,该记录的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其他扫描到的记录,都是在这些记录的索引上加 next-key 锁;如果「小于等于」条件的范围查询,扫描到终止范围查询的记录时,该记录的索引 next-key 锁不会退化成间隙锁。其他扫描到的记录,都是在这些记录的索引上加 next-key 锁。
接下来,通过几个实验,才验证我上面说的结论。
1、针对「大于或者大于等于」的范围查询
实验一:针对「大于」的范围查询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执行了这条范围查询语句:
事务 A 加锁变化过程如下:
- 最开始要找的第一行是 id = 20,由于查询该记录不是一个等值查询(不是大于等于条件查询),所以对该主键索引加的是范围为 (15, 20] 的 next-key 锁;
- 由于是范围查找,就会继续往后找存在的记录,虽然我们看见表中最后一条记录是 id = 20 的记录,但是实际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会用一个特殊的记录来标识最后一条记录,该特殊的记录的名字叫 supremum pseudo-record ,所以扫描第二行的时候,也就扫描到了这个特殊记录的时候,会对该主键索引加的是范围为 (20, +∞] 的 next-key 锁。
- 停止扫描。
可以得知,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两个 X 型 的 next-key 锁:
- 在 id = 2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15, 20]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20 的记录,同时无法插入 id 值为 16、17、18、19 的这一些新记录。
- 在特殊记录( supremum pseudo-record)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20, +∞]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id 值大于 20 的这一些新记录。
我们也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来看看事务 A 加了什么锁。
输出结果如下,我这里只截取了行级锁的内容。
从上图中的分析中,也可以得到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两个 X 型 的next-key 锁:
- 在 id = 2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15, 20]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20 的记录,同时无法插入 id 值为 16、17、18、19 的这一些新记录。
- 在特殊记录( supremum pseudo-record)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20, +∞]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id 值大于 20 的这一些新记录。
实验二:针对「大于等于」的范围查询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执行了这条范围查询语句:
事务 A 加锁变化过程如下:
最开始要找的第一行是 id = 15,由于查询该记录是一个等值查询(等于 15),所以该主键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记录锁,也就是仅锁住 id = 15 这一行记录。
由于是范围查找,就会继续往后找存在的记录,扫描到的第二行是 id = 20,于是对该主键索引加的是范围为 (15, 20] 的 next-key 锁;
接着扫描到第三行的时候,扫描到了特殊记录( supremum pseudo-record),于是对该主键索引加的是范围为 (20, +∞] 的 next-key 锁。
停止扫描。
可以得知,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三个 X 型 的锁,分别是:
- 在 id = 15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记录锁,范围是 id = 15 这一行记录;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15 的这一条记录;
- 在 id = 2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 next-key 锁,范围是 (15, 20] 。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20 的记录,同时无法插入 id 值为 16、17、18、19 的这一些新记录。
- 在特殊记录( supremum pseudo-record)的主键索引上,加了 next-key 锁,范围是 (20, +∞] 。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id 值大于 20 的这一些新记录。
我们也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来看看事务 A 加了什么锁。
输出结果如下,我这里只截取了行级锁的内容。
通过前面这个实验,我们证明了:
针对「大于等于」条件的唯一索引范围查询的情况下, 如果条件值的记录存在于表中,那么由于查询该条件值的记录是包含一个等值查询的操作,所以该记录的索引中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记录锁。
2、针对「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的范围查询
实验一:针对「小于」的范围查询时,查询条件值的记录「不存在」表中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执行了这条范围查询语句,注意查询条件值的记录(id 为 6)并不存在于表中。
事务 A 加锁变化过程如下:
- 最开始要找的第一行是 id = 1,于是对该主键索引加的是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
- 由于是范围查找,就会继续往后找存在的记录,扫描到的第二行是 id = 5,所以对该主键索引加的是范围为 (1, 5] 的 next-key 锁;
- 由于扫描到的第二行记录(id = 5),满足 id < 6 条件,而且也没有达到终止扫描的条件,接着会继续扫描。
- 扫描到的第三行是 id = 10,该记录不满足 id < 6 条件的记录,所以 id = 10 这一行记录的锁会退化成间隙锁,于是对该主键索引加的是范围为 (5, 10) 的间隙锁。
- 由于扫描到的第三行记录(id = 10),不满足 id < 6 条件,达到了终止扫描的条件,于是停止扫描。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知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三个 X 型的锁:
- 在 id = 1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1 的这一条记录,同时也无法插入 id 小于 1 的这一些新记录。
- 在 id = 5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1, 5]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5 的这一条记录,同时也无法插入 id 值为 2、3、4 的这一些新记录。
- 在 id = 1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5, 10) 的间隙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id 值为 6、7、8、9 的这一些新记录。
我们也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来看看事务 A 加了什么锁。
输出结果如下,我这里只截取了行级锁的内容。
从上图中的分析中,也可以得知事务 A 在主键索引加的三个锁,就是我们前面分析出那三个锁。
虽然这次范围查询的条件是「小于」,但是查询条件值的记录不存在于表中( id 为 6 的记录不在表中),所以如果事务 A 的范围查询的条件改成 <= 6 的话,加的锁还是和范围查询条件为 < 6 是一样的。 大家自己也验证下这个结论。
因此,针对「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的唯一索引范围查询,如果条件值的记录不在表中,那么不管是「小于」还是「小于等于」的范围查询,扫描到终止范围查询的记录时,该记录中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其他扫描的记录,则是在这些记录的索引上加 next-key 锁。
实验二:针对「小于等于」的范围查询时,查询条件值的记录「存在」表中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执行了这条范围查询语句,注意查询条件值的记录(id 为 5)存在于表中。
事务 A 加锁变化过程如下:
最开始要找的第一行是 id = 1,于是对该记录加的是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
由于是范围查找,就会继续往后找存在的记录,扫描到的第二行是 id = 5,于是对该记录加的是范围为 (1, 5] 的 next-key 锁。
由于主键索引具有唯一性,不会存在两个 id = 5 的记录,所以不会再继续扫描,于是停止扫描。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 2 个 X 型的锁:
- 在 id = 1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1 的这一条记录,同时也无法插入 id 小于 1 的这一些新记录。
- 在 id = 5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1, 5]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5 的这一条记录,同时也无法插入 id 值为 2、3、4 的这一些新记录。
我们也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来看看事务 A 加了什么锁。
输出结果如下,我这里只截取了行级锁的内容。
从上图中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两个 X 型 next-key 锁,分别是:
在 id = 1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
在 id = 5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1, 5 ] 的 next-key 锁。
实验三:再来看针对「小于」的范围查询时,查询条件值的记录「存在」表中的情况。
如果事务 A 的查询语句是小于的范围查询,且查询条件值的记录(id 为 5)存在于表中。
事务 A 加锁变化过程如下:
最开始要找的第一行是 id = 1,于是对该记录加的是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
由于是范围查找,就会继续往后找存在的记录,扫描到的第二行是 id = 5,该记录是第一条不满足 id < 5 条件的记录,于是**该记录的锁会退化为间隙锁,锁范围是 (1,5)**。
由于找到了第一条不满足 id < 5 条件的记录,于是停止扫描。
可以得知,此时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两种 X 型锁:
![](https://cdn.xiaolincoding.com/gh/xiaolincoder/mysql/行级锁/唯一索引范围查询小于.drawio (1).png)
- 在 id = 1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即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1 的这一条记录,同时也无法插入 id 小于 1 的这一些新记录。
- 在 id = 5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1,5) 的间隙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id 值为 2、3、4 的这一些新记录。
我们也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来看看事务 A 加了什么锁。
输出结果如下,我这里只截取了行级锁的内容。
从上图中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事务 A 在主键索引上加了 X 型的范围为 (-∞, 1] 的 next-key 锁,和 X 型的范围为 (1, 5) 的间隙锁。
因此,通过前面这三个实验,可以得知。
在针对「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的唯一索引(主键索引)范围查询时,存在这两种情况会将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的:
- 当条件值的记录「不在」表中时,那么不管是「小于」还是「小于等于」条件的范围查询,扫描到终止范围查询的记录时,该记录的主键索引中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其他扫描到的记录,都是在这些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 next-key 锁。
- 当条件值的记录「在」表中时:
如果是「小于」条件的范围查询,扫描到终止范围查询的记录时,该记录的主键索引中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其他扫描到的记录,都是在这些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 next-key 锁。
如果是「小于等于」条件的范围查询,扫描到终止范围查询的记录时,该记录的主键索引中的 next-key 锁「不会」退化成间隙锁,其他扫描到的记录,都是在这些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 next-key 锁。
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当我们用非唯一索引进行等值查询的时候,因为存在两个索引,一个是主键索引,一个是非唯一索引(二级索引),所以在加锁时,同时会对这两个索引都加锁,但是对主键索引加锁的时候,只有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才会对它们的主键索引加锁。
针对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时,查询的记录存不存在,加锁的规则也会不同:
当查询的记录「存在」时,由于不是唯一索引,所以肯定存在索引值相同的记录,于是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的过程是一个扫描的过程,直到扫描到第一个不符合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就停止扫描,然后在扫描的过程中,对扫描到的二级索引记录加的是 next-key 锁,而对于第一个不符合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该二级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同时,在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记录锁。
当查询的记录「不存在」时,扫描到第一条不符合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该二级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因为不存在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所以不会对主键索引加锁。
接下里用两个实验来说明。
1、记录存在的情况
实验一:针对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时,查询的值存在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对非唯一索引(age)进行了等值查询,且表中存在 age = 22 的记录。
事务 A 加锁变化过程如下:
- 由于不是唯一索引,所以肯定存在值相同的记录,于是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的过程是一个扫描的过程,最开始要找的第一行是 age = 22,于是对该二级索引记录加上范围为 (21, 22] 的 next-key 锁。同时,因为 age = 22 符合查询条件,于是对 age = 22 的记录的主键索引加上记录锁,即对 id = 10 这一行加记录锁。
- 接着继续扫描,扫描到的第二行是 age = 39,该记录是第一个不符合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所以该二级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范围是 (22, 39)。
- 停止查询。
可以看到,事务 A 对主键索引和二级索引都加了 X 型的锁:
主键索引:
- 在 id = 1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记录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10 的这一行记录。
二级索引(非唯一索引):
- 在 age = 22 这条记录的二级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21, 22]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age = 22 的这一些新记录,不过对于插入 age = 22 记录的语句,在一些情况是可以成功插入的,而一些情况则无法成功插入,具体哪些情况,会在后面说。
- 在 age = 39 这条记录的二级索引上,加了范围 (22, 39) 的间隙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age 值为 23、24、..... 、38 的这一些新记录。不过对于插入 age = 39 记录的语句,在一些情况是可以成功插入的,而一些情况则无法成功插入,具体哪些情况,会在后面说。
- 我们也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来看看事务 A 加了什么锁。
输出结果如下,我这里只截取了行级锁的内容。
从上图的分析,可以看到,事务 A 不仅对二级索引(INDEX_NAME: index_age )加了范围为 (21, 22] 的 X 型 next-key 锁和范围为 (22, 39) 的 X 型间隙锁,而且还对主键索引(INDEX_NAME: PRIMARY )加了X 型的记录锁,范围是 id = 10 这一行记录。
2、记录不存在的情况
实验二:针对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时,查询的值不存在的情况。
假设事务 A 对非唯一索引(age)进行了等值查询,且表中不存在 age = 25 的记录。
事务 A 加锁变化过程如下:
- 定位到第一条不符合查询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即扫描到 age = 39,于是该二级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范围是 (22, 39)。
- 停止查询
事务 A 在 age = 39 记录的二级索引上,加了 X 型的间隙锁,范围是 (22, 39)。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age 值为 23、24、25、26、....、38 这些新记录。不过对于插入 age = 39 记录的语句,在一些情况是可以成功插入的,而一些情况则无法成功插入,具体哪些情况,会在后面说。
我们也可以通过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G; 这条语句来看看事务 A 加了什么锁。
输出结果如下,我这里只截取了行级锁的内容。
从上图的分析,可以看到,事务 A 在 age = 39 记录的二级索引上(INDEX_NAME: index_age ),加了范围为 (22, 39) 的 X 型间隙锁。
此时,如果有其他事务插入了 age 值为 23、24、25、26、....、38 这些新记录,那么这些插入语句都会发生阻塞。不过对于插入 age = 39 记录的语句,在一些情况是可以成功插入的,而一些情况则无法成功插入,具体哪些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说!
当有一个事务持有间隙锁 (22, 39) 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可以让其他事务的插入 age = 39 记录的语句成功?又是什么情况下,插入 age = 39 记录时的语句会被阻塞?
我们先要清楚,什么情况下插入语句会发生阻塞。
插入语句在插入一条记录之前,需要先定位到该记录在 B+树 的位置,如果插入的位置的下一条记录的索引上有间隙锁,才会发生阻塞。
在分析二级索引的间隙锁是否可以成功插入记录时,我们要先要知道二级索引树是如何存放记录的?
二级索引树是按照二级索引值(age列)按顺序存放的,在相同的二级索引值情况下, 再按主键 id 的顺序存放。知道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知道执行插入语句的时候,插入的位置的下一条记录是谁。
事务 A 是在 age = 39 记录的二级索引上,加了 X 型的间隙锁,范围是 (22, 39)。插入 age = 39 记录的成功和失败的情况分别如下:
- 当其他事务插入一条 age = 39,id = 3 的记录的时候,在二级索引树上定位到插入的位置,而该位置的下一条是 id = 20、age = 39 的记录,正好该记录的二级索引上有间隙锁,所以这条插入语句会被阻塞,无法插入成功。
- 当其他事务插入一条 age = 39,id = 21 的记录的时候,在二级索引树上定位到插入的位置,而该位置的下一条记录不存在,也就没有间隙锁了,所以这条插入语句可以插入成功。
所以,插入 age = 39 记录的语句是否可以插入成功,关键是要看插入 age = 39 记录的时候,插入的位置的下一条记录是否有间隙锁,如果有间隙锁,就会发生阻塞,如果没有间隙锁,则可以插入成功。
非唯一索引范围查询
非唯一索引和主键索引的范围查询的加锁也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非唯一索引范围查询,索引的 next-key lock 不会有退化为间隙锁和记录锁的情况,也就是非唯一索引进行范围查询时,对二级索引记录加锁都是加 next-key 锁。
就带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事务 A 的这条范围查询语句:
事务 A 的加锁变化:
- 最开始要找的第一行是 age = 22,虽然范围查询语句包含等值查询,但是这里不是唯一索引范围查询,所以是不会发生退化锁的现象,因此对该二级索引记录加 next-key 锁,范围是 (21, 22]。同时,对 age = 1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加记录锁,即对 id = 10 这一行记录的主键索引加记录锁。
- 由于是范围查询,接着继续扫描已经存在的二级索引记录。扫面的第二行是 age = 39 的二级索引记录,于是对该二级索引记录加 next-key 锁,范围是 (22, 39],同时,对 age = 39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加记录锁,即对 id = 20 这一行记录的主键索引加记录锁。
- 虽然我们看见表中最后一条二级索引记录是 age = 39 的记录,但是实际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会用一个特殊的记录来标识最后一条记录,该特殊的记录的名字叫 supremum pseudo-record ,所以扫描第二行的时候,也就扫描到了这个特殊记录的时候,会对该二级索引记录加的是范围为 (39, +∞] 的 next-key 锁。
- 停止查询
可以看到,事务 A 对主键索引和二级索引都加了 X 型的锁:
- 主键索引(id 列):
在 id = 1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记录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10 的这一行记录。
在 id = 20 这条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了记录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id = 20 的这一行记录。
- 二级索引(age 列):
在 age = 22 这条记录的二级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21, 22]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age = 22 的这一些新记录,不过对于插入 age = 22 记录的语句,在一些情况是可以成功插入的,而一些情况则无法成功插入,具体哪些情况,我们前面也讲了。
在 age = 39 这条记录的二级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22, 39]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更新或者删除 age = 39 的这一些记录,也无法插入 age 值为 23、24、25、...、38 的这一些新记录。不过对于插入 age = 22 记录的语句是,在一些情况是可以成功插入的,而一些情况则无法成功插入,具体哪些情况,我们前面也讲了。
在特殊的记录(supremum pseudo-record)的二级索引上,加了范围为 (39, +∞] 的 next-key 锁,意味着其他事务无法插入 age 值大于 39 的这些新记录。
没有加索引的查询
前面的案例,我们的查询语句都有使用索引查询,也就是查询记录的时候,是通过索引扫描的方式查询的,然后对扫描出来的记录进行加锁。
如果锁定读查询语句,没有使用索引列作为查询条件,或者查询语句没有走索引查询,导致扫描是全表扫描。那么,每一条记录的索引上都会加 next-key 锁,这样就相当于锁住的全表,这时如果其他事务对该表进行增、删、改操作的时候,都会被阻塞。
不只是锁定读查询语句不加索引才会导致这种情况,update 和 delete 语句如果查询条件不加索引,那么由于扫描的方式是全表扫描,于是就会对每一条记录的索引上都会加 next-key 锁,这样就相当于锁住的全表。
因此,在线上在执行 update、delete、select ... for update 等具有加锁性质的语句,一定要检查语句是否走了索引,如果是全表扫描的话,会对每一个索引加 next-key 锁,相当于把整个表锁住了,这是挺严重的问题。
总结
这次我以 MySQL 8.0.26 版本,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之下,做了几个实验,让大家了解了唯一索引和非唯一索引的行级锁的加锁规则。
我这里总结下, MySQL 行级锁的加锁规则。
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 当查询的记录是「存在」的,在索引树上定位到这一条记录后,将该记录的索引中的 next-key lock 会退化成「记录锁」。
- 当查询的记录是「不存在」的,则会在索引树找到第一条大于该查询记录的记录,然后将该记录的索引中的 next-key lock 会退化成「间隙锁」。
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 当查询的记录「存在」时,由于不是唯一索引,所以肯定存在索引值相同的记录,于是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的过程是一个扫描的过程,直到扫描到第一个不符合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就停止扫描,然后在扫描的过程中,对扫描到的二级索引记录加的是 next-key 锁,而对于第一个不符合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该二级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同时,在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的主键索引上加记录锁。
- 当查询的记录「不存在」时,扫描到第一条不符合条件的二级索引记录,该二级索引的 next-key 锁会退化成间隙锁。因为不存在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所以不会对主键索引加锁。
非唯一索引和主键索引的范围查询的加锁规则不同之处在于:
- 唯一索引在满足一些条件的时候,索引的 next-key lock 退化为间隙锁或者记录锁。
- 非唯一索引范围查询,索引的 next-key lock 不会退化为间隙锁和记录锁。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线上在执行 update、delete、select ... for update 等具有加锁性质的语句,一定要检查语句是否走了索引,如果是全表扫描的话,会对每一个索引加 next-key 锁,相当于把整个表锁住了,这是挺严重的问题。
就说到这啦, 我们下次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