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联网的链接规模,2019年为107亿,2022年预计将达到171亿。我国物联网的链接规模的扩张速度领先全球,2019年为31亿,2022年将达到70亿。一旦网络失去安全保障,损失的不仅仅是几十亿的价值,而是整个网络世界的灾难。
技术真的能被信任吗?我们的数字安全真的不会受到威胁吗?从物联网设备受到攻击到消费者数据被大规模泄露。所有事物的持续发展都会有一个转折点,而今物联网持续发展的转折点就是区块链。
在万物互联的世界中,诸多链接具有控制功能或交易功能。这就需要对管理、指挥、调节的权力进行认证,需要对物权关系、信任关系进行认证。超广域、超高速的物联网所需的这类认证,是传统的认证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无法达成的。
传统的权力认证和物体所有权认证体系是中心化的,环节多,效率低,覆盖面小。而在传统的商业信用模式中,信任需要积累,建立信用需要很长的时间;信任需要中央节点,人们的日常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信用记录;商业信用可及范围小,信用成本高。因而,传统的认证工具和信用模式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社会的需求。
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在数字信任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正在被应用于新的数字经济时代。
一是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应用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等技术,通过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可以自行确定并自动执行商业往来各方共同约定的规则,可以引入法律规则和监管节点,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集成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判别企业法人或自然法人的信用状态,发现信用,发掘信用价值
二是应用数字技术对人或物进行特征识别和时空定位。可以认证身份,确认点对点、端对端的控制、指挥、调节的权力;也可以认证物品,确认物品的价值和到底归属于谁,防止弄虚作假。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2017年阳澄湖大闸蟹真实产量在1200吨左右,市值大概是3亿元,而最终统计的阳澄湖大闸蟹市场营销额为300亿元。通过这组数字可想而知,市场上流通的大闸蟹有多少不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因此后来阳澄湖大闸蟹被写进区块链,让假冒阳澄湖大闸蟹宣告成为了历史。消费者只需要在购买前扫描大闸蟹随身携带的“蟹扣”就能知道每个大闸蟹具体从哪片水域来的以及它的运输等每个环节信息,就可以实现辨真伪了。让流通数据透明可信,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大闸蟹信息的全程跟踪,在流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透明、互信、完善的数字化信任共治体系,让产品说话。
数字信任的价值在于:可以在广域、高速的网络中建立零时差、零距离的认证工具,提高物联网的实际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可以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环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纽带,节约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加持商业信用。如果想要在链上添加交易记录,必须获得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认可;用一种算法验证其有效性。区块链系统决定有效的定义,并因系统而有所差异。然后由大多数参与者决定其是否有效。
数字信任的主要优势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普惠性。在数字链接的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将趋近于零。这就对安全带来更大的挑战性,我们迫切需要更新安全定义、安全技术、安全制度,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安全体系。
这个世界需要一种值得信赖的方式来保护和管理我们的数据,区块链就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完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