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Linux下使用cp,mv,rm,chmod等命令时经常会碰到“Argument list too long”错误,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命令的参数太长,即文件个数过多。
2. 解决方案
方案一:将文件群手动划分为比较小的组合
[user@localhost ubuntu]$ mv [a-l]* ../foo2
[user@localhost ubuntu]$ mv [m-z]* ../foo2
注:应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文件列表中的名字分布比较均匀,初级用户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案
方案二:使用命令 find和xargs
find $foo -type f -name '*' -exec mv {}$foo2/. \;
通过find命令,将文件清单输出到mv命令,使其一次处理一个,这样就完全避免了过量参数的存在,另外通过不同的参数,可以指定除了名称以外的时间戳,权限,以及inode等匹配模式。
缺点:在于比较耗费时间。
举例:
2.1 要删除test文件夹下以jpg结尾的文件。
命令1为:
find test/ -name "*.jpg" | xargs -i rm {}
命令2为:
find test/ -name "*.jpg" -execrm {} \;
2.2 要拷贝test文件夹下以jpg结尾的文件到train目录。
命令1为:
find test/ -name "*.jpg" | xargs -i cp {} train
命令2为:
find test/ -name "*.jpg" -execcp {} train \;
2.3
1、rm * -rf 改为:
find . -name "*" | xargs rm -rf '*' 就行了。
2、rm test* -rf 改为:
find . -name "test*" | xargs rm -rf "test*"
mv时报参数列表过长,
for i in *.m;do mv $i ${i%.m};done
于是求助于google,探索过程就省略了,直接说解决方法吧:
ls dir1 | xargs -t -I {} mv {} dir2/{}
这里的一对大括号是原文给的例子里用的,后来看了参数的用法,其实那对大括号是可以用任意字符串替换的,比如:
ls dir1 | xargs -t -I asdf mv asdf dir2/asdf
效果和大括号那一版是完全一样的,就是看起来有点儿不严肃。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xargs的第二个参数,是大写的i,读作”爱“的那个字母,不是小写的L。
命令解析:
find test/ -name "*.jpg"是指在test文件夹下查找名为*.jpg的文件。
xargs命令是给其他命令传递参数的一个过滤器,也是组合多个命令的一个工具。-i会将xargs的内容赋值给{}。
-exec参数后面是指执行其后面的命令,-exec以;为结尾,由于各个系统中分号的意义不同,因此用\进行转义,即\;,{}会被find命令的结果替换
方案三 : 创建shell函数
例3.1:
function huge_mv (){whileread line1; domv foo/$line1 ../foo2done}ls -1 foo/ | huge_mv
写一个shell函数并不涉及到某种程度的复杂性, 这种方法比方法1和方法2相比更加灵活。
下面我们来扩展一下例3.1 :
例3.2:
function huge_mv (){whileread line1; domd5sum foo/$line1 >> ~/md5sumsls -l foo/$line1 >> ~/backup_listmv foo/$line1 ../foo2done}ls -1 foo/ | huge_mv
相比例3.1,例3.2生成了文件的md校验散列文件和名字备份,符合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哲学。
另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制的扩展功能
方案四: 终极解决方案,重新编译内核 【不推荐】
首先使用这个方案之前要谨慎,因为涉及到修改内核源代码,在生产环境中还是要斟酌一下并做好测试。
另外,这个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的,一劳永逸的
这也是开放源码的好处之一
首先在内核源码中找到 include/linux/binfmts.h文件 ,搜索到以下字段:
#define MAX_ARG_PAGES 32
修改 MAX_ARG_PAGES数值为 64 或者更高即可完善的解决参数受限问题。
然后 重新编译并启用新内核即可。
来源地址:https://blog.csdn.net/zzddada/article/details/12866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