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引冗余
- 创建冗余索引,即多个索引包含相同的数据。
- 这种情况会导致不必要的 I/O 操作和维护开销,从而降低查询性能。
- 仅创建必要的索引,避免在多个列或列组合上创建相同或高度重叠的索引。
2. 过度索引
- 创建过多索引,即使不需要用于查询。
- 过度索引会消耗存储空间,增加数据库维护开销,并且可能导致索引争用。
- 仅创建对查询性能有重大影响的索引。
3. 索引选择不当
- 选择不当的索引列或索引类型。
- 对于低基数列(即具有少量不同值的列),索引可能无用,甚至有害。
- 选择最能区分数据的列作为索引列,并根据查询模式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
4. 索引碎片
- 索引碎片是索引页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结果。
- 碎片会导致额外的 I/O 操作并降低查询性能。
- 定期重建或重新组织索引以解决碎片问题。
5. 索引失效
- 当底层数据更改时,索引失效。
- 无效的索引无法正确引导查询,从而导致性能低下。
- 使用触发器或其他机制确保索引与数据同步。
6. 索引覆盖率低
- 当索引不足以涵盖查询结果中的所有列时,索引覆盖率低。
- 这会导致额外的表访问,从而降低查询性能。
- 扩展索引以包含所有需要的数据列,或者使用子查询。
7. 索引争用
- 当多个并发查询同时更新同一索引时,会发生索引争用。
- 争用导致查询阻塞和性能下降。
- 优化查询以最小化索引争用,例如使用更细粒度的锁或并发控制机制。
8. 复合索引顺序不当
- 复合索引中列的顺序对查询性能有影响。
- 将最具选择性的列放在索引的最左侧,然后再放置其他列。
- 这确保索引在查询中尽可能早地过滤行。
9. 索引数据类型不正确
- 索引列的数据类型必须与查询条件中的数据类型匹配。
- 数据类型不匹配会导致索引失效,从而降低查询性能。
- 确保索引列的数据类型与需要执行的查询兼容。
10. 索引维护成本高
- 创建和维护索引需要额外的存储和计算开销。
- 权衡索引带来的性能提升与维护成本。
- 仅在收益大于成本时创建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