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倾向于理想化,并认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是一个神奇的概念,社会也需要这样的系统来避免集中化压迫。 但是从非神话般的区块链的角度来看,在现阶段来看,完全去中心化并非没有缺点。 它使用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允许每个节点保存一个数据库,并且网络中发生的任何事务都需要由其他节点进行身份验证和记录,这导致了区块链。系统效率非常低。 比较起来更直观。 特别是在某些频繁进行数据交换的情况下,例如普通支付交易,与VISA的平均50,000个交易/秒和支付宝的20w个交易/秒的峰值,比特币的6-7个交易/秒以及以太坊的20个交易/秒相比, 巨大的差异。 这意味着面对大规模交易,区块链系统的承压能力仍需要大大提高,短期内难以解决此类技术问题。
从特定的角度来看,区块链行业由于着陆和应用需求而做出了某些妥协和变化。 在许多项目(例如超级节点)中,对“分散化”的强调已变成“多分散化”。 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基于其分布式分类策略,这意味着许多实体需要保留帐户,并且需要达成共识。 在这个阶段,业界在共识协议级别上存在分歧,并且某些主流机制也存在着严重的劣势,这可能会在未来发展中出现大问题。 例如,工作量证明是一种依靠机器执行数学运算以获得会计权利的机制,其消耗的资源比其他类别的资源高。 同时,每次达成共识时,整个网络都必须参与计算,并且性能和效率是相同的。 低; 另一个示例是PBFT,也称为实用拜占庭容错。 有时,当协调系统上的计算机或成员计算机时,由于系统错误,此机制可能交换错误消息。 影响系统最终一致性的条件。 因此,只是一种共识机制,区块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许多人认为对区块链的51%攻击是一种可能性,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但是,在2018年,几种类型的加密货币遭到了所谓的51%攻击。 Verge和比特币黄金(BTG)已先后成为受害者。 这仅表明了一个事实,即所有人都说区块链是安全的,但也不是坚不可摧的。 我个人了解,当前对区块链的51%攻击可能仅针对PoW机制的加密货币。 这是由恶意矿工在控制了这种类型的区块链网络的哈希率超过50%之后发起的攻击。 最重要的是,除了接管允许恶意矿工撤回交易,停止付款或阻止新交易确认的区块链网络外,这些人还可以“双重支出”,即“双重支出”,从而获得“免费”。 然后将资金在交易平台上出售,以换取其他加密货币,从而使攻击得以“兑现”。 因此,尽管对大型区块链项目的51%攻击并没有太大威胁,因为它们受到实施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影响; 但与某些山寨币和小型项目相比,它却大相径庭,其攻击成本比预期高得多。 安全风险不能被忽略。
资源消耗滥用的问题一直存在。 由于区块链的操作更多地取决于网络节点贡献的计算能力,因此这些计算能力主要用于解决SHA256哈希和随机数搜索,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社会价值。 因此,这些计算资源除了拥有大量的电力资源之外,还属于资源浪费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问题绝非挑剔。 如果区块链将在未来被广泛使用,那么这个缺点也将被无限放大。 应当提前解决如何解决因区块链运行而造成的资源占用和浪费。 主要缺点之一。 还在谈论数据。 以采矿为例。 根据最新的比特币能耗排名,其年度采矿耗电量估计约为48.37太瓦时(TW,万亿瓦时),超过了全球排名第54位。 国家伊拉克。 但是,比特币仍然只是代表。 其他具有许多名称的硬币和区块链应用程序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基于共识机制运行。 POW机制因其广泛的应用而更具解释性,就像一场比赛。在比赛中,有100人冲上去,只有一个人可以成功,剩下的99人都是失败者,而这99人的努力不会带来 给社会带来任何好处,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技术是无罪的。不过确实有不少人为了商业利益夸大了区块链的好处。数字货币的暴涨主要是通过控制供给来炒高币价,然后用「资产倍增」来吸引媒体的大量曝光,吸引大家眼球后,再通过网课、群组等方式对普通投资者进行转换,于是拉动了大批投资需求。这些普通投资者(姑且称为「韭菜」)那么容易就被哄进局,其底层原因就是人们对财富重新分配的渴求。
综上,区块链作为技术本身没有错,自然不能称之他为骗局。制造骗局的只是夸大区块链用处和制造泡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