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营销”产品或将不复存在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通过“精准营销”进行顾客分析的合法、合规性遇到严重问题。
今年315晚会曝光科勒卫浴门店私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人脸信息,用于精准营销。系统通过对进店顾客的人脸采集,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是新顾客还是老顾客,甚至还可以给顾客打上标签,识别“难缠”顾客等,方便店员根据用户属性推销产品和制定价格谈判策略。
不仅科勒卫浴,许多房地产售楼处门口也装有类似的摄像头,以帮助销售人员进行精准营销。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需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并且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除非取得个人单独同意。
如果必须要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而且还要征得每一个用户的同意,显然没有哪一家企业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样一来,会造成用户流失,以及品牌口碑的下滑。
所谓的“精准营销”工具,前景堪忧。
“个性推荐”将不再是唯一选择
对企业而言,使用推荐算法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快速定位目标用户,提升转化率,但近几年“个性推荐算法”有被滥用的倾向,用户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某一种商品,打开其他App全是相关的广告,给用户产生了困扰。
基于此《个人信息保护法》明文规定,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
这种强制性、基于用户兴趣进行推荐的机制将被终结。使用推荐算法的产品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提供不基于个性推荐的选项,要么提供让用户可以拒绝使用的选项。
这一规定将使许多企业难以收集到一部分特定人群的数据,例如性别、兴趣领域、手机型号、使用时间等。同时,如果某种产品的受众,恰巧与喜欢拒绝“个性推荐”的用户重叠,广告主也将不再投放广告。
打击“大数据杀熟”有更多的法律依据
一些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会采用大数据杀熟的手段。同一款产品,新老用户的价格不同,越老的用户价格越高,不同人显示的价格不一样,甚至不同手机型号的价格也不同。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将“大数据杀熟”写入法律,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对“大数据杀熟惯犯”而言,这一规定无疑将对公司的营收产生重大影响。
授权应遵循“最小伤害原则”
为了获取用户信息,达到获取流量、提升转化的目的,很多企业都会想尽办法收集客户信息。比如饭店点餐扫码,要求用户授权或手机号注册账号,这种行为将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最小伤害原则”相抵触,因为点餐行为与获取个人信息之间并无关联,类似的手段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这种方式将被堵死,如果有企业冒险非法要求用户授权,将依据该法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信息安全将面临进一步的规范,任何企业都应该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避相关的风险。同时,我们应该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明白一切建立在侵犯用户利益之上的行为,都是短暂的,是不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