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写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Cisco路由器上NAT,指的是网络地址转换的基本配置,其中就包括:静态NAT、动态NAT、PAT以及静态端口映射。对思科认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一)NAT概述
NAT是把私有IP地址通过边界路由转换为外网IP地址,在边界路由的NAT地址转换表上记录该转换,在外部数据返回的时候,路由使用NAT技术查询NAT转换表,然后再把目标地址换成内网用户IP地址。
RFC1918规定的三块专有地址,当作私有的内部组网使用: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这些私有地址本来是可路由的,但是公网上的路由器就不会转发这些私有地址的流量。在一个公司内部配置了这些私有地址之后,公司内部的计算机在跟外网进行通信的时侯,公司的边界路由会通过NAT或者PAT技术,然后把内部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外网IP,在外部看到的源地址是公司边界路由转换过的公网IP地址,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常用的三种NAT技术:
静态NAT:指的是一对一的NAT,有多少内部私有地址需要跟外部通信,就需要配置多少外网IP地址跟他对应。
动态NAT:动态NAT是在路由器上配置一个外网IP地址池,在内部有计算机需要跟外部通信的时侯,就在地址池里动态的取出一个外网IP,然后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绑定到NAT表中。在通信结束以后,这个外网IP被释放,给其他内部IP转换使用,这跟DHCP租约IP类似。
PAT就是说端口地址转换,也叫端口地址复用:是常用的NAT技术,也是IPv4能维持到今天的原因,提供了多对一的方式,对多个内网IP地址,边界路由可以分配一个外网IP,然后,利用这个外网IP的不同端口(注意:不同的端口对应不同的内网IP)跟外部通信。
(二)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NAT
(1)配置静态NAT
VPC1和PVC2是用VPCS模拟的两台计算机,连接在GNS3的不可网管二层交换机上,它们还处于相同的内网环境,路由均为c3640,R1是这个内网的边界路由,R2是公网上的一台路由器,也能看做是ISP的路由器,各设备IP配置如图:
在R1上配置静态NAT,让VPC1以及VPC2通过两个静态分配的公网IP和R2通信。
先对VPCS中的两台虚拟计算机的IP进行配置:
配置R1使用静态NAT:
配置R2:
在VPCS上进行Ping测试:
对R1 NAT地址转换表进行查看:
静态NAT存在的缺点是:每个内网IP都要占用一个外网IP,就算是这台终端处于关闭状态,这个外网IP也被静态分配占用着,动态NAT能很好解决该问题。
(2)配置动态NAT
图中VPC1、VPC2和R2的配置保持不变,然后重新配置R1,使用动态NAT:
在VPCS中Ping测试:
已经介绍完NAT动态转换了,下面是关于PAT端口转换的介绍。
(3)配置PAT
在图1中之重设R1(注意:右击R1,stop->start),配置PAT:
在VPCS中Ping测试:
这就是PAT的基本配置,以下就是关于如何把内网IP的某端口静态映射到外网IP的某端口。
(4)配置静态端口映射
如上图,要是VPC1上架设了TFTP服务,外网需要访问VPC1的TFTP服务就要把VPC1192.168.1.2的69端口映射到外网s0/0(12.1.1.1)的某个端口上,如下:
静态映射配置完后,外网的用户只要访问12.1.1.1:69就可以访问到内网的192.168.1.2:69,就是说可以通过外网IP访问到内网VPC1的TFTP服务了。
以上就是关于Cisco路由器上NAT,就是说包括静态NAT、动态NAT、PAT以及静态端口映射等等的网络地址转换的基本配置。通过解读这篇文章后,相信大家会对cnna基础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网站:编程学习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