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市场态势蓬勃,短期调整之后将加速发展
人脸识别作为一项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同时也是一项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航天、电力、工厂、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都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在某些领域,人脸识别甚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例如人脸追逃。
人脸识别技术独特的应用价值,带动了大批企业投入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人民启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人脸识别相关企业总数超过17000家,其中拥有相关专利技术的7000余家,上市公司135家,高新企业5515家,小微企业7130家。规模庞大且多元丰富的市场主体分布,显示出人脸识别市场的蓬勃态势。整个行业中,有失信被执行记录的企业159家,占总数的0.85%,尚在可容忍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技术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9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要求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有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刷脸支付用户将达7.6亿人,超市、便利店、商场等都是重要使用场景。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构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网络身份认证体系。这一政策将推动人脸识别作为网络认证技术的应用,例如社保认证、游戏用户认证、银行证券远程开户认证等。
有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展望未来,在经历短期规范、调整之后,人脸识别市场还将继续沿着既定轨道加速运行,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增强警惕心理的同时,舆论仍将保持一定包容度
对于一些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消费者往往无奈接受。央视“3·15”晚会对此进行曝光,唤醒了广大消费者对人脸数据的隐私保护意识,引发了热烈讨论。舆论不仅对无良商家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所谓“精准营销”表达不满,而且深入探讨人脸识别技术在各大领域应用中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滥用趋势,强迫使用、非法采集等问题多发。其中,在交通安检、实名登记、开户销户、支付转账和门禁考勤等场景中存在较为突出的“强制使用”问题。一些高校引入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识别学生的抬头率、微表情、上课姿态等行为,涉嫌侵犯个人隐私。诸如此类人脸识别问题,成为舆论诟病的对象。
图:“3·15”后最受舆论关注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网络舆情系统,下同)
尽管如此,舆论的不满并非针对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据人民数据网络舆情系统统计,“3·15”后最受舆论关注的十大人脸识别应用场景中,与央视曝光现象直接相关的商场门店、汽车4S店等场景热度遥遥领先,其后为支付转账。医疗服务、APP登录、实名登记、办公考勤、高校教学、小区门禁和售楼处等热度明显较大,且除售楼处负面问题较多外,其余则以中性信息为主。
从整体态度来看,舆论在深刻反思人脸识别技术负面问题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其积极作用。预计未来,舆论对人脸识别技术在增强警惕心理和隐私保护意识的同时,仍将保持一定的包容度,而非对其全盘否定。
数据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人脸识别技术将加速迭代发展
经过多年的迭代发展,人脸识别已经形成了从技术开发、人脸采集、数据存储、技术应用到数据流动的完整生态体系,其中人脸数据贯穿始终,是核心关键生产要素,也是相关企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基础。近年来,人脸数据的收集、存储、管理、应用、交易等各环节风险事件不时发生,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棘手问题,也突出体现在“3·15”晚会所曝光的问题中。
表:人脸识别各环节数据风险度评估
注:风险级别根据风险事件危害、数量和热度综合评定
通过对大量已公开风险事件的研究,本文根据其危害、数量和热度等因素,对各环节的数据风险度进行了分级评估。分别来看,由于直接面向公众、涉及领域众多且透明度较低,人脸采集环节的数据风险度最高。其次,数据存储不善导致的数据泄露问题,以及未经所有者同意非法买卖人脸数据的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使得数据存储和数据流动环节的数据风险度保持较高水平。在商业应用环节,无备案、无告知处置人脸数据问题也较为严重,但由于与公众距离相对较远,数据风险度处于中等水平。在技术开发环节,有些技术较为领先的公司,会提取面部的特征值来替代原始照片,这些特征值是匿名性数据,经过加密处理后即使被泄露也无法重新定位至某个具体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舆论不满于开发者随意抓取和存储公众面部信息,公众知情权受到侵犯,但尚可接受,数据风险度相对较低。
图:人脸识别十大数据风险问题
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数据安全性,舆论普遍认为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门槛不断降低,一些技术实力不高的公司通过开源平台获取算法能力,但在数据的收集和存储环节难以保证安全性。同时,人脸识别算法并非绝对安全,通过伪造人脸攻破人脸识别防线的现象时有发生。人脸数据属于生物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性。随着人脸逐渐成为进入网络世界的重要生物秘钥,人脸数据一旦泄露将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重大风险。
总体而言,人脸识别技术并非尽善尽美,数据安全风险始终存在。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未来,人脸识别技术只有不断加速迭代更新发展,强化数据安全,才能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实现行业良性发展。
规范发展不仅需要媒体曝光,更需要强化法治监管
在化解人脸识别技术诸多问题方面,多种方案受到热议。据人民数据网络舆情系统统计,在各种解决方案中,媒体曝光最为公众称赞。特别是央视“3·15”晚会的曝光,直接推动了人脸识别行业的规范整顿,具有立竿见影的实际意义。除了曝光之外,强化监管、明确标准、企业尽责、用户授权、严厉处罚、划定边界、国家立法、个人防范、行业自律等也是化解人脸识别问题的重要手段。
图:化解人脸识别风险问题的十大解决方案
事实上,国家对于人脸识别数据安全问题已有多方面的法律规范。例如,对于未经同意随意采集人脸数据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问题,已有多部法律和国家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人脸数据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同时,《民法典》也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在地方立法方面,《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据此,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被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未来有关部门有必要出台操作性更强的监管细则。
总之,仅仅依靠舆论曝光还不够,立法和监管同样非常重要。未来,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必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行业也将更加规范。同时,作为人脸识别技术本身,也需要趋善去恶,增强科技向善意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