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被拉入群聊之后(那天,我被拉入一个 Redis 群聊···),我就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变成了团队合作。
Redis 的新烦恼
在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有主从复制可以数据备份,还有哨兵节点负责监控管理,我现在也可以拍拍胸脯说我们是高可用服务了!
但是,幸福的日子没过太久,我们就笑不起来了。
不知道是我们的工作太出色,还是业务发展太快,程序员们对我们养成了依赖,什么都往我们这里写,数据量越来越大,我们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
虽然有主从复制+哨兵,但只能解决高可用的问题,解决不了数据量大的问题!
因为咱们看起来人手多,但都是存储的全量数据,所以对于数据容量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
集群时代
这一天,我找到了大白和小黑,咱们仨合计了一下,一个节点的力量不足,但众人划桨可以开大船啊,我们决定把三个人的内存空间“拼”起来,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数据,合体进化成一个大的缓存服务器,进入集群 Cluster 时代!
集群,集群,首要问题当然是团队建设啦!我们得想一套办法来组建团队,还要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扩容,会有新的伙伴加入我们,我们仨憋了半天,抄袭人家 TCP 的三次握手,也搞了一个握手协议出来。
想要加入集群,得有一个介绍人才行,通过团队里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行。
就比如说我吧,只要告诉我 IP 和端口,我就给他发送一个 MEET 信息,发起握手,对方得回我一个 PONG 信息同意入伙,最后我再回他一个 PING 信息,三次握手就完成了!
然后,我再把这件事告诉团队中其他成员,新的伙伴就算正式成为我们的一份子了。
第二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解决数据存储的公平问题,不能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我们争论了很久,最后决定学习人家哈希表的方法。
我们总共划分了 16384 个哈希桶,我们把它叫做槽位 Slot,程序员可以按照我们能力大小给我们各自分配一部分槽位。
比如我们团队:
- 我:0-4000
-
- 大白:4001-9000
-
- 小黑:9001-16383
我比较菜,只分到了 4000 个,小黑老哥最辛苦,要负责 7000+ 个槽位,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谁叫他内存空间最大呢。
数据读写的时候,对键值做一下哈希计算,映射到哪个槽,就由谁负责。
为了让大家的信息达成一致,启动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把自己负责的槽位信息告诉其他伙伴。
一共有一万多个槽,要通知其他小伙伴,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还挺大的,后来我们仨又商量了一下。
为了压缩数据空间,每个槽位干脆就用一个 bit 来表示,自己负责这一位就是 1,否则就是 0,总共也才 16384 个 bit,也就是 2048 个字节,传输起来轻便快捷,一口气就发送过去了。
- struct clusterNode {
- // ...
- unsigned char *slots[16384/8];
- // ...
- };
这样传输的数据是轻量了,但真正工作的时候还是不方便,遇到读写数据的时候,总不能挨个去看谁的那一位是 1 吧。
干脆一步到位,用空间换时间,我们又准备了一个超大的数组来存储每个槽由哪个节点来负责,通过上面的方式拿到信息后,就更新到这里来:
- struct clusterNode *slots[16384];
这样一来,遇到数据访问的时候,我们就能快速知道这个数据是由谁来负责了。
对了,这 16384 个槽位必须都得有人来负责,我们整个集群才算是正常工作,处于上线状态,否则就是下线状态。
你想啊,万一哪个键值哈希映射后的槽位没人负责,那该从哪里读,又该写到哪里去呢?所以我们要工作,一个槽都不能少!
集群数据的访问
数据分派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团队总算可以正式上线工作了!
和原来不同的是,数据读写的时候多了一个步骤:得先检查数据是不是由自己负责。
如果是自己负责,那就进行处理,不然的话,就要返回一个 MOVED 错误给请求端,同时把槽号、IP 和端口告诉他,让他知道该去找谁处理。嘿嘿,这个 MOVED 我们也是抄袭的 HTTP 中的 302 跳转~
不过程序员们是感知不到的,他们都是用封装好的库来操作,才不会亲自写代码来跟我通信呢~
一开始的工作很顺利,但没过多久就出事儿了:
随后我们开始了数据迁移,还把这一套流程标准化了,留着为以后新入伙的朋友分配数据。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集群小分队配合的越来越默契。
不过光靠咱们仨还是不行,万一哪天有人挂了,整个集群就得下线了!咱们三个每人至少得有一个 backup 才行!
于是我找到了原来的一帮小弟,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继续给我们当起了从节点,平时当我们的 backup,从我们这里复制数据,一旦我们遇到故障,他们就能快速顶上。
有了集群工作+主从复制,我们现在不仅高可用,数据容量也大大提升了,就算以后不够用了也有办法扩容,我们又过上了舒服的日子~
作者:轩辕之风
编辑:陶家龙
出处:转载自公众号编程技术宇宙(ID:xuanyuanco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