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Linux inode是什么”,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Linux inode是什么问题上存在疑惑,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解答”Linux inode是什么”的疑惑有所帮助!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inode 内容
inode包含很多的文件元信息,但不包含文件名,例如:字节数、属主UserID、属组GroupID、读写执行权限、时间戳等。
而文件名存放在目录当中,但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是使用inode号码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
stat
查看inode信息
[root@localhost ~]# mkdir test [root@localhost ~]# echo "this is test file" > test.txt [root@localhost ~]# stat test.txt File: ‘test.txt’ Size: 18 Blocks: 8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fd00h/64768d Inode: 33574994 Links: 1 Access: (0644/-rw-r--r--) Uid: ( 0/ root) Gid: ( 0/ root) Context: unconfined_u:object_r:admin_home_t:s0 Access: 2019-08-28 19:55:05.920240744 +0800 Modify: 2019-08-28 19:55:05.920240744 +0800 Change: 2019-08-28 19:55:05.920240744 +0800 Birth: -
三个主要的时间属性:
ctime:change time是最后一次改变文件或目录(属性)的时间,例如执行chmod,chown等命令。 atime:access time是最后一次访问文件或目录的时间。 mtime:modify time是最后一次修改文件或目录(内容)的时间。
file
查看文件类型
[root@localhost ~]# file test test: directory [root@localhost ~]# file test.txt test.txt: ASCII text
inode 号码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将这个过程分为三步:
1.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2.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 3.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并读出数据。
其实系统还要根据inode信息,看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的权限,有就指向对应的数据block,没有就返回权限拒绝。
ls -i
直接查看文件i节点号,也可以通过stat查看文件inode信息查看i节点号。
[root@localhost ~]# ls -i 33574991 anaconda-ks.cfg 2086 test 33574994 test.txt
inode 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每个inode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关注单个inode的大小,而是需要重点关注inode总数。inode总数在格式化的时候就确定了。
df -i
查看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使用情况
[root@localhost ~]# df -i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mapper/centos-root 8910848 26029 8884819 1% / devtmpfs 230602 384 230218 1% /dev tmpfs 233378 1 233377 1% /dev/shm tmpfs 233378 487 232891 1% /run tmpfs 233378 16 233362 1% /sys/fs/cgroup /dev/sda1 524288 328 523960 1% /boot tmpfs 233378 1 233377 1% /run/user/0
特有现象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导致一些Unix/Linux系统具备以下几种特有的现象。
1.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可能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能够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find ./* -inum 节点号 -delete
2.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
这种情况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inode 耗尽故障
由于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在格式化后就已经固定,而每个文件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就有可能发生inode节点用光,但硬盘空间还剩不少,却无法创建新文件。同时这也是一种攻击的方式,所以一些公用的文件系统就要做磁盘限额,以防止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至于修复,很简单,只要找出哪些大量占用i节点的文件删除就可以了。
demo:
1.先准备一个比较小的硬盘分区/dev/sdb1,并格式化挂载,这里挂载到了/data目录下。
[root@localhost ~]# df -hT /data/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b1 xfs 29M 1.8M 27M 6% /data
2.先测试可以正常创建文件。
[root@localhost ~]# touch /data/test{1..5}.txt [root@localhost ~]# ls /data/ test1.txt test2.txt test3.txt test4.txt test5.txt
3.查看i节点的使用情况。
[root@localhost ~]# df -i /data/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sdb1 16384 8 16376 1% /data
4.编写一个测试程序,创建大量空文件,用于耗尽此分区中的i节点数。
[root@localhost ~]# vim killinode.sh #!/bin/bash i=1 while [ $i -le 16376 ] do touch /data/file$i let i++ done
5.运行测试程序,结束后查看i节点占用情况,磁盘分区空间使用情况。
[root@localhost ~]# sh killinode.sh [root@localhost ~]# df -i /data/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sdb1 16384 16384 0 100% /data [root@localhost ~]# df -hT /data/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b1 xfs 29M 11M 19M 36% /data
6.虽然还有很多剩余空间,但是i节点耗尽了,也无法创建创建新文件,这就是i节点耗尽故障。
[root@localhost ~]# touch /data/newfile.txt touch: cannot touch ‘/data/newfile.txt’: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硬链接与软链接
硬链接
通过文件系统的inode链接来产生的新的文件名,而不是产生新的文件,称为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Linux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意味着可以使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相同的内容。
ln 源文件 目标
运行该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的链接数这时就会增加1。
当一个文件拥有多个硬链接时,对文件内容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删除一个文件名,只会使得inode中的链接数减1。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目录做硬链接。
通过mkdir命令创建一个新目录,其硬链接数应该有2个,因为常见的目录本身为1个硬链接,而目录下面的隐藏目录.(点号)是该目录的又一个硬链接,也算是1个连接数。
软链接
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文件,可以快速连接到目标文件或目录,称为软链接。
ln -s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软链接就是再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而这个文件会让数据的读取指向它连接的那个文件的文件名。例如,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到此,关于“Linux inode是什么”的学习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快去试试吧!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编程网网站,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