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挑战:业务集约化后如何快速响应大量个性化业务需求?
近年来,联通集团各省分公司大力推行各类集约模式,将原先碎片化、分散于一线部门的专业岗位统一集中到省一级,而一线部门则主要承担市场销售职责。
在推行过程中,由于业务受理岗位与客户经理分属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因此各省分公司的线上协同需求大量产生,而同时发现标准系统只能支撑集团统一的核心业务,这就导致大量省级业务、非核心业务个性化需求集中爆发。
原有IT管理模式难以快速响应,出现支撑不充分、不到位、不敏捷等问题,一线需求和研发瓶颈形成尖锐矛盾。以业务受理集约为例,联通有31个省分公司,每个省有数百款产品,且各省之间的个性化产品属性、业务流程、管理模式都存在差异,如果用纯代码的开发方式来应对这类个性化产品的集中开发,那将是个极度庞大、复杂的工程。
二、低代码平台满足业务快速交付需求
基于以上挑战和需求,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开发了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低代码平台,为企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集流程、架构、运维、工具一体化的云原生低代码智能化平台。
该平台可以配置业务单据、工作流、业务规则,能够可视化地与联通内部的其他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低代码的集成、调度,改变生产流程和模式,以数字化的方式驱动生产要素按需组织,实现敏捷、灵活、高质量的端到端业务受理全流程支撑。
低代码平台向上连接前端的行业业务,向下连接云计算的海量能力,以云开发作为底层支撑。云原生能力将应用搭建的全链路打通,提供高度开放的开发环境,提供了应用开发的一站式低代码开发服务,帮助用户专注于业务场景,快速搭建应用,助力数字化转型。
三、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低代码平台架构
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低代码平台包含工作台和管理控制台,工作台用于创建应用、可视化设计、应用发布等,包括模型与对象设计、表单设计、页面设计、流程设计、图表设计等;管理控制台是专为平台、组织和应用管理而设计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包括对应用内部的权限体系控制等。
模型设计:进行应用模型的创建维护。模型与实体关联,用户可自行设计表的属性、字段、索引并预览;
对象设计:通过选择模型、设置关联关系,实现领域模型的代码映射,支持灵活的规则配置与控制;
页面设计:通过拖拽式的方式设计页面,多页面布局选择、多控件可配、多样式可定义;
流程设计:提供了对页面流转的审批控制,将流程图与表单进行关联,设置任务参与者实现不同的申请和审批;
图表设计:提供对大屏可视化的设计支持,丰富的可视化组件,设置数据联动,快速生成数据的可视化,方便敏捷决策。
四、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低代码平台特点
低代码平台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工作模式的创新,通过低代码,降低技术门槛,提升研发效能,赋能一线人员忽略代码编写过程,聚焦业务,完成场景快速实现,并通过原子化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工具对接底层云平台,加快应用的开发部署进程。
打通联通内部核心系统,一线人员快速上手
能够可视化地与联通内部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低代码的集成、调度,改变生产流程和模式,解决业务人员缺乏代码知识的问题,赋能一线人员快速构建应用,实现数字化互动能力从总部到省分,从组织到个人。
支持低代码化的CICD(持续集成于持续部署)
提供将各个功能节点抽象为独立原子并输出创建原子的能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符合场景需要的原子,不再受制于流水线原子所提供功能的局限,缓解编写Pipeline脚本压力(该部分产生2篇专利)。
支持低代码化的编排部署
提供对生成应用的资源管理文件编写的文件模版,在不具备编写YAML文件能力下,可通过模版配置实现对资源对象的编排部署。
五、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低代码平台应用成效
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低代码平台以服务支撑好运营商特色IT需求为使命,在降低开发门槛的同时,聚焦业务场景,孵化出符合联通不同业务场景的低代码开发模板,实现业务的快速导入投产,帮助个性化需求不再定制开发,业务人员无代码配置即可自助上线使用,流程需求的 IT 支撑周期由原来的数月缩短到分钟级,全面赋能全集团全面数字化转型。
目前,低代码已累计多次省分培训推广,在集团、子公司、省分广泛应用,多项应用支撑,尤其在联通政企业务线,其中累计加载政企业务86项,占联通政企中台支撑业务总数的44%。均运行良好,无故障产生,无投诉产生,收到多个省分子公司的一致好评、多封表扬信。
以联通政企业务线的两个应用实例为例,截止2021年底,通过“销售服务业务”低代码开发模板支撑的政企业务达84款,月均出账160万+,全年估算累计收入1920万。以常规政企业务销售模块的需求、研发、测试全流程工作量平均2人月估算,预计提升2倍研发效能,估算节约研发成本2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