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马丁很快发现这个名叫安德鲁的机器人,不仅有非凡的创造力,甚至还能表达情感。马丁有意教它人类知识,甚至为它建立了私人账号……
电影《机器管家》于1999年12月13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机器人安德鲁作为管家和马丁一家人一同生活,最终由机器人转变成人类的故事。
1、部分功能已经满足人们需要
20多年前人们还在幻想机器人管家,20年后,机器管家的一只脚已踏入半个门槛。
今年6月9日“2021上海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AID)”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众多与养老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专用于辅助下肢活动的轻型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家庭健康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其中不乏全球首发、全国首发。
尽管与电影中描述的画面还差很远,但不可否认,有些功能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如今,随着全屋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发展,只要把设备安装完善,一套房子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有的家庭设备处于互联互通中,机器管家或许不会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个单独的存在,而是作为一栋房及其关联设备和人沟通的窗口。
2、技术赋能,未来可期
前不久,工信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针对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应用、加大产品供给、数据平台建设、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早上7点,视频监护远在老家的年迈父亲;上午10点,语音定时播放少儿节目陪伴孙女;临近中午,一键下单预约‘爱心驿站’外卖午餐,饭后,智能音箱“亲切”提醒老人午休或者按时吃药……还可以给老人配上智能手环,如果老人不慎摔倒了,手环具备的运动检测功能识别到后,会及时自动拨通急救电话和子女电话,将伤害降到最低。”这段场景非常好地描述了智慧养老的生活方式。
机器服务的精准度自然不必多说,依托高性能的处理器结合大数据和个性化算法,一套智能系统可以同时具备母婴护理、养老护理、日常保洁等几乎所有家政服务项目的全部专业资料,并且根据场景计算,能够匹配出最优选项。
例如,一款智能音箱,先发出声音,再计算收到回声的时间差,最后勾勒出空间的立体模型,通过智能算法,使得声音与场景更加匹配,让听感更悦耳。
类似的方式在家政活动中一样可以实现,冲泡奶粉时的最宜水温、抱宝宝时手臂的高度与角度、每顿饭应遵循的营养元素搭配……机器人有着统一且可随时更新迭代的标准化服务流程,比一般的家政服务员更博学、精准,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解决行业职业化、标准化的问题。
机器管家不仅工作做得好,而且时刻任劳任怨。最近一段时间,看到过很多关于家政方面的负面新闻。
保姆工作失误致婴儿受伤、住家保姆偷走老人财物、育婴师将个人情绪发泄到宝宝身上……这些问题在机器人身上不会存在,机器永远专业永远理性。
照这样,只要技术更近一步,机器人取代家政服务人员岂不是水到渠成?
3、家政服务员不可替代
根据民政部消息,调查显示,我国90%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尤其是活力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一方面,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够。未有效整合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信息资源,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智能分析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发展。
另一方面,当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适老化水平不一、供应不符合实际需求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发展。”全国音视频标委会副秘书长赵晓莺说。
另外,有多少家庭可以支撑起各种智能设备的购买费用,即便有了设备,也不一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很多服务也是需要花钱购买的。这种支出并不一定比请服务人员更便宜。
从情感上来说,人是需要情感交流的生物。每天在这些机器“亲切”的提醒和关怀中,日子似乎也很惬意,无聊的时候甚至可以和机器打趣……
然而这一切却又格外孤独,难道要让老人和语音助手拉家常?阳光很温暖但照不进内心,机器无法和人共鸣。
家政服务员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照料,更是心灵上的慰藉,特别是老人和产妇,更需情绪上的调节。很多高校开办家政学,课程就包含心理学,通过专业和科学的方式为雇主排忧解难,这远比物质上的满足要丰富得多。
家政服务是一项民生产业,机器永远不会取代家政服务员。智慧化的机器将更好辅助服务员完成自己的工作,让雇主享受更良好的体验,也让家政服务兼具“智慧”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