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4.熟悉放大器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测量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2.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并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3.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4.观察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概述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构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电路,其作用是对天线接收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和选频。调谐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和调谐回路两部分组成,对它的主要指标要求是:有足够的增益,满足通频带和选择性要求,工作稳定等。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按调谐回路区分有单调谐放大器、双调谐放大器和参差调谐放大器。
共发射极单调谐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单调谐放大器
图中晶体管T起放大信号的作用,Rb1、Rb2、Re为直流偏置电阻,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Ce是Re的旁路电容,Cb、C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是谐振回路作为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起选频作用,它采用抽头接入法,以减轻晶体管输出电阻对谐振回路Q值的影响,R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影响回路Q值、带宽。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有两个调谐回路:一个靠近“信源”端(如晶体管输出端),称为初级;另一个靠近“负载”端(如下级输入端),称为次级。两者之间可采用互感耦合,或电容耦合。与单调谐回路相比,双调谐回路的矩形系数较小,选择性更好,即:它的谐振曲线更接近于矩形。图1-2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图1-2 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放大器
图中,RB1、RB2、RE为直流偏置电阻,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且放大器工作于甲类状态,
为
的旁通电容,
和
为输入、输出耦合电容。图中两个谐振回路:
组成了初级回路,
组成了次级回路。两者之间并无互感耦合(必要时,可分别对
加以屏蔽),而是由电容
进行耦合,故称为电容耦合。
图1-3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图中,1P1为信号输入口,做实验时,高频信号由此输入。1TP2为输入信号测试点。接收天线用于构成收发系统时接收发方发出的信号。变压器1T1和电容1C13、1C14组成输入选频回路,用来选出所需要的信号。晶体三极管1Q1用于放大信号,1R24、1R23和1R26为三极管1Q1的直流偏置电阻,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且放大器工作于甲类状态。三极管1Q1集电极接有LC调谐回路,用来谐振于某一工作频率上。本实验电路设计有单调谐与双调谐回路,由开关1K2控制。当1K2断开时,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1L1、1L2、1C17和变容管1D1组成了初级回路,1L3、1L4、变容管1D3、1C20组成了次级回路,两回路之间由电容1C19进行耦合,调整1C19可调整其耦合度。当开关1K2接通时,即电容1C19被短路,此时两个回路合并成单个回路,故该电路为单调谐回路。图中1W1、1W2用来调整变容管上直流电压,通过改变直流电压,即可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达到对回路的调谐。图中开关1K1控制1R25是否接入集电极回路,1K1接通时,将电阻1R25(2KΩ)并入回路,使集电极负载电阻减小,回路Q值降低,放大器增益减小。图中1R29、1R30、1R31和三极管1Q2组成放大器,用来对所选信号进一步放大。1TP7为输出信号测试点,1P8为信号输出口。
图1-3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电路
四.实验步骤
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
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点测法采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1)扫频法,即用扫频仪直接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利用本实验箱上的扫频仪测试的方法是:开机后点击显示屏,选择“实验系统”中“高频原理实验”,点击“小信号调谐放大实验”,屏幕上将显示小信号调谐放大实验原理图,点击原理图上方“扫频仪”。将显示屏下方的“高频”信号源(此时为扫频信号源)接入小信号放大的输入端(1P1),将显示屏下方的“扫频”仪与小信号放大的输出(1P8)相连。按动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上的编码器(1SS1),选择1K2指示灯常亮,若1K2指示灯闪烁,旋转编码器(1SS1)使1K2指示灯长亮,此时小信号放大为单调谐。显示屏上显示的曲线即为单调谐幅频特性曲线,调整1W1、1W2曲线会有变化(这一步实验报告不要求,实验中观察到现象就可以,观察到后找老师验证)。
(2)点测法,其步骤如下(显示屏先回到初始界面):
①点击显示屏,参考上述扫频法的操作步骤,将放大器设置为单调谐回路。
②使用外部的信号源发生器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接到实验箱中的小信号放大器输入端(1P1)。要求输入信号频率为6.3MHZ,峰峰值300mV,用示波器监测。调整1W1和1W2,使放大器输出幅度为最大值(示波器监测),这时我们认为电路谐振在6.3MHZ。比较此时输入输出幅度大小,要求算出放大倍数AV0。
由表1-1测得放大器输入信号频率为6.3MHZ,峰峰值300mV时,测得输入幅度为350mv,输入输出幅度最大值为5.40V,
放大倍数为Av0=5.40/0.35=15.42
③改变输入高频信号源的频率(幅度不变),记录表1-1,即完成点测法。要求增加测量点,要求测量计算出具体的通频带大小。新的测量点和数据加入中。
输出幅度最大值为5.40V,5.40*0.707=3.817V,由表格1-1所以通频带在输入信号频率为6.0—6.7MHZ之间,增加测量点6.05,6.07, 6.1, 6.55, 6.58, 6.59, 6.6MHZ,可得通频带在6.08和6.59之间,6.59-6.08=0.51MHZ,所以通频带为0.51MHZ
输入信号频率f(MHZ) | 5.0 | 5.2 | 5.4 | 5.6 | 5.8 | 6.0 | 6.2 | 6.3 | 6.5 | 6.7 | 6.9 | 7.1 | 7.3 | 7.5 |
输出电压幅值U(mv) | 1150 | 1340 | 1440 | 1780 | 2300 | 3140 | 4640 | 5400 | 4480 | 3020 | 2240 |
1640 |
1400 |
1220 |
输入信号频率f(MHZ) | 6.05 | 6.07 | 6.1 | 6.55 | 6.58 | 6.59 | 6.6 |
输出电压幅值U(mv) | 3480 | 3640 | 3840 | 4010 | 3760 | 3820 | 3560 |
表1-1
④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电压幅值,按表1-1,画出单调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绘图在实验报告中打印,也可以打印时留出空白,粘贴手绘曲线)。
3.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当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下(输入6.3MHz,谐振时的放大状态),按照上述扫频法测出接通与不接通1R25的幅频特性曲线(点击显示屏原理图中1K1,或按动编码器(1SS1)选择1K1,显示屏右上方会显示出1K1开关式样,旋转编码器1SS1,使开关1K1接通或不接通。模块上1K1指示灯点亮时为接通,不亮时为断开)。记录连接1R25和不连接1R25时的幅频特性曲线(图像贴到实验报告中),分析差异,分析导致如此变化的原因。
不连接1R25幅频特性曲线
连接1R25幅频特性曲线
如图,不连接1R25时,幅频特性幅度高,曲线增高,连接1R25时幅频特性幅度变小,曲线变粗。
原因:不连接1R25时,单调谐放大器负载阻值增大,放大器增益变大,通频带带宽变窄,曲线幅度增高,连接1R25时,单调谐放大器负载阻值减小,放大器增益减小,通频带带宽变宽,曲线幅度减小,变粗
4.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
电路原理图中1K2断开时为双调谐回路放大器。与单调谐的测量方法完全相同,用扫频法测得双调谐幅频特性曲线(1K1不接通),记录曲线形状(图像贴到实验报告中),并对比单调谐放大器分析选择性。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
单调谐放大器的选择性较差;增益和通频带的矛盾比较突出,矩形系数较大;同等增益、同等带宽下,单调谐放大器的级数相对双调谐放大器要多。
双调谐放大器的优点是频带较宽;选择性好,矩形系数较小;双调谐回路电容可用得比单调谐回路小,减小了不稳定因数,并因此使增益带宽积比单调谐放大器大。
来源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60473755/article/details/12957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