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自我
做交互设计师的好处是轻松,只要你逻辑够强,画稿够快,沟通能力还不错,你一天的工作不会花你太多时间。当时选择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业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在工作前四年我每一天能有不少的时间掌握新的知识,所以我觉得我的成长速度没有慢下来。但是,前阵子跳槽到华为后,我的工作和学习平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跳槽到华为?因为华为在国内刚组建了一个HMI Lab,一月份的时候华为问我要不要来面试一下,由于我对人机交互的浓厚兴趣,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怎么说都是写过一本书的设计师,我自认为自己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来到HMI Lab后我发现,这个部门除了3名硕士和一名本科生(也就是我),其余同事都是博士或者教授,其中部门的首席科学家是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的会长。除了在职员工,我们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实习生,他们来自剑桥、清华、中科院、北航、中传等学校。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牛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我们的队伍拥有工程心理学、图形学、信息学、通信工程、计算机视觉、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的人才。
在短暂的四个月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成长速率明显提升了,其次是华为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目前我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是在汽车领域规划面向未来的人机交互体验;第二是在汽车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和撰写;第三是将自己规划的项目和其他团队目标对齐;第四是和其他车厂合作,内容包括调研和设计;第五是对自己规划的项目负责,对其研究和设计;第六是和高校的教授合作,一起研究相关课题;第七是阅读人机交互领域的论文。以上事情除了一部分和一名来自中科院的心理学博士合作之外,其余都是自己一人完成,能在这团队活下来很不容易,成长速率提升不明显是不可能的…
在互联网公司做交互设计师活得很滋润,虽然我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成长速度也算挺快,但是为什么来了华为后会活得这么痛苦呢?这问题我问了自己三个月,我总结了一下目前的答案,有可能是交互设计服务于上游产品和用户需求,没有产品和用户需求,交互设计是不知道要做什么的。而现在的工作是站在人机交互的角度自行探索产品需求和用户需求,这部分工作之前是没有涉及的,所以我现在做的是人机交互&用户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的活,而不是单一交互设计的活,当前工作超纲了。但,又能怎么样呢?谁让自己选了一条异常艰苦奋斗的道路呢?正如香港电影经常讲的那句「出得黎行,迟早要还」。其次,也不是说本科生的能力就比博士差,但是在专业深度上本科生确实差了挺多,这是我这三个月来的总结。所以在这么强大的队伍中我已经把自己的能力「很不错」改为能力「还行」,只有看到了更高的山峰才会知道这世界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的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
新的理解
来这里后我明显能感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确实存在挺大差异的,互联网的工业界讲求快和How;而学术界讲求稳和Why。在前期我是真的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一直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快速迭代快速验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对「互联网真的就是一碗青春饭」有了真正的理解,这部分我稍后再说。
做研究和做设计很不一样,「为什么」是我主管问我最多的词,有些时候真的会被问烦和被问得一脸懵逼,但现在我已经适应这种交流,主要是不适应的话可能会丢工作orz…如果这个问题被问得一脸懵逼说明自己在这个领域很多东西都不懂,想在这个领域做深做透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让自己沉下心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刨根问底。我记得我主管跟我说过,现在你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信息都是假的或者过时的,如果你想进步,你必须要看别人发的论文和写的专利,这样你才知道业界发生了什么。虽然我对这句话是半信半疑的,但不可否认最领先的技术都在论文和专利里,只有阅读它们理解它们才能知道业界是怎么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我还记得我主管对我的要求是知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他/她还写了什么论文?他/她从哪个学校出来的?这个领域谁发的论文最多?我最佩服我主管的是我说了一个技术,过几分钟他能丢一篇文章让我自己去看,还能说出这个技术的主要负责人来自哪里,还做过什么。不得不说,这样的研究和记忆能力在我工作前几年是完全没遇到过的,所以遇到一个好的领导非常重要,虽然很有可能在他底下活得很痛苦,但适应了说明自己成长了。
有一次因为一个项目我和一位研究员陆续讨论了8小时但是说服不了他,最后我从其他同事口里知道他在这个领域没找到相应的论文和研究,所以他不怎么认可我的项目。「为什么你的想法在众多研究里没有看到?」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最后我想清楚了,很多问题不是看论文和专利就能解决的,尤其是做创新项目时,你要知道论文和专利都已经是过去时或者现在进行时,面向未来的项目最重要还是要靠理解和灵感。当你有突发灵感时,第一件事情应该是往前迈一大步,从结果出发,站在用户、专业和竞争力三个角度往回推导这个想法是否靠谱,如果推导过程中没有逻辑漏洞,那么请坚持自己的想法。最近也是靠这个项目,和其他研究员一起拿了研究院比赛的三等奖,一个小本科生能在博士如云的研究院拿个三等奖也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之前我和我的搭档有过这样的交流,「设计师是否要懂心理学?」。站在她的角度,设计师懂心理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我不是这么看的。心理学对设计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帮助最终会形成一系列设计规范和交互原则,它们能帮助设计师规避一系列设计问题和风险。那么问题来了,设计师了解设计规范(How)就好了,为什么要懂心理学(Why)呢?这个问题我记得我们探讨了挺久。在项目中我主管问我,为什么你的设计需要引入心理学或者人因模型?几个优秀的设计师可能稍微改一下都能比你的设计好不少,那引入你的模型的意义在哪?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如果一个设计师能做到90分,怎么证明引入你的心理学或者人因模型后能把设计方案从90分提升到95分甚至是99分?如果证明出来,这个心理学/人因学模型很有可能成为设计规范或者交互原则,甚至是实用的设计工具,举例的话费茨定律、心智模型、Seev模型、认知模型算一个。
交互设计和人机交互的重心不一样的。交互设计讲求「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它主要是用现有技术服务用户;而人机交互更多是以技术为中心的设计,技术包括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计算机各种技术等等。人机交互主要是将即将成熟的技术孵化成产品,这个产品更多是做技术验证。如果要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融入到人机交互中,相信我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相信大家都会说,除了用户研究、数据分析以及市场分析,大家有没有尝试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推导你的设计或者产品呢?如果你能将推导做到论文级别,整个推导逻辑只围绕公司竞争力、相关使用技术和用户需求/痛点进行推导,而且整个推导过程找不到逻辑漏洞,相信我,你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为什么苹果的产品做得好,因为苹果站在用户的角度将最新的技术产品化并交给用户,并且每一个细节都会仔细打磨。最近WWDC 2020,苹果设计师讲述了十几号人花了1-2年的时间为iPad设计一个鼠标光标,在我们眼里可能会觉得不就是给 iPad 加个鼠标的光标吗,这没什么难的。但是你当把视频的内容看完,你会发现这个光标包含了满满的人机交互细节,苹果愿意为更好的用户体验买单。
重新出发
前面提到「互联网真的就是一碗青春饭」,现在说一下我的感受。前几年互联网的门槛真的很低,各种学历背景的人都能涌入这个领域,这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大批人才涌入人工智能领域确实难以费解,很多公司可能网上扒几个深度学习模型甚至写几个「if else」都敢说自己是人工智能公司,互联网太浮躁。这个问题本质的背后是信息的暴涨导致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如果你不给自己更换武器很有可能就战死在战场上了,还有就是当你发现人人都更换了装备,自己还在用落后的装备会觉得自己很落伍。但是你学会这把枪怎么使用了吗?很有可能今天给你一把AK47明天就要你学会使用狙击枪,但是你完全没有时间上训练场学习和了解这把狙击的构造,更没有时间试炼这把狙击枪是怎么用的。我记得电影里说过一个很优秀的特工,特工局训练他就在他身上花了几百万美元,你自己给自己投入多少时间和资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互联网发展节奏快导致每个公司存活的几率变得很小,这些压力都体现在每个人的KPI上,每个人只能用时间来换KPI。当你的工作不能为你带来专业上的持续成长时,你的作品随时被下一个迭代替换时,客观上讲,你工作了5年没成长而且没作品,你确实很有可能被随时淘汰。最近我看了一批简历和作品集,发给我的学生几乎都是海外研究生,同时我和业界大厂的朋友聊了一下,发现他们新进来的应届生很多是名牌硕士生,真的,后浪们正在虎视眈眈看着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当然也包括我。
在前面我提到过「本科生的能力不一定比博士差」,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你的专业能力能跟得上博士,即使差很多你也要有觉悟能赶得上他们。因为工作第五年,跟你本科同届毕业去考博士的同学很有可能已经出来找工作了,这时候就是验证你这5年究竟学了什么的最好时机。如果你不想在专业能力被他鄙视到,你要好好地想一下你的优势是什么,你有什么竞争力。
在一群博士教授身边工作交流是一件难得的体验,这在之前是从没想过的,但是学历不能代表什么,只有自己不断奋斗把差距缩小才是最关键的。本来今年这时候我的第二本书已经写完了,由于我太「乐于」工作,导致我的书有点停滞不前,希望今年能把书写完明年开卖吧。能进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工作真的很难得,希望自己能在人机交互领域不断成长,而且能度过「工作第五年」这个坎,然后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