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直做 C 端产品设计的同学来说,面对复杂又陌生的 B 端业务,难免会有些头“秃”,设计师该如何应对?或者说我们如何更好地完成项目?并挖掘和发挥设计价值?B 端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业务门槛和业务深度,对于设计师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根据自己的这一年的 B 端工作经历,总结了一些设计方法以及自己的经验。希望会对处在这个领域感到迷茫的设计师有所指引和帮助。
B 端产品业务目的明确,业务逻辑和场景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对设计师的要求更高,要更清晰理解 B 端业务,下面是我转 B 端产品设计时的一些思路:
转变自己角色定位
针对之前一直做 C 端的我来说转战到 B 端业务,也面临着两个端的设计反差,B C 端的商业属性、产品定位、用户人群、视觉呈现、业务逻辑/流程都不尽相同,这将是一场知识迁移的过程。
需要转变自己之前的整个设计思路和角色定位,从之前被动接需求做图,只做执行输出设计稿,转被动为主动。也深知设计和产品的配合就是互相成就,互相补位。面对之前不太熟悉的 B 端那些较为复杂的业务场景和逻辑,尽量让自己在和产品需求对接时,提前介入,思维前置,全链路思考主动提出对产品的一些想法,难点或疑惑点都可以,也可以帮助自己梳理需求,了解从根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求背后其核心是达到什么用途与目的,也想办法去收集来自用户、业务方的反馈,或主动去进行竞品调研,用户调研,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用户需求和业务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也会更容易挖掘出需求的突破点,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有价值的驱动点,为业务赋能。不再只做被动接受的工具人,也会要求自己去做“项目推动型设计师”,尽量让自己全链路的参与其中,在每个环节寻找可挖掘和贡献的价值点。
系统学习业务相关知识
转变了自己的定位后,由于自己负责的 B 端项目,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业务,很多业务场景无法使用设计 C 端产品时的同理心来对待,又有较高的业务门槛和业务深度的,首先我认真系统的学习业务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知识,可以帮助了解自己手里的设计工作的业务细节,和产研团队多方面沟通产品的需求,弄清每个步骤的业务逻辑,不懂可以多问多学,在产品评审需求的环节,一定要将业务逻辑理解透彻再考虑应该如何进行设计实现。要问问为什么业务流程是这样,每一个页面的跳转每一个功能的用途以及业务含义是什么等等,多出几版样式进行探讨最优方案。
分析洞察产品业务场景
设计工作的开展前,首先需要分析产品的背景是什么,要做什么,要提供用户什么服务?调研分析一下它的竞品状况是怎样的?现在是什么发展阶段(一般 b 端的产品竞品是极少的),不管是网上查找还是书籍搜寻了解一些行业内的资料,也可以找一些间接竞品吸取灵感。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有哪些(用户画像)?不同角色的用户会有哪些权限?以及分析业务存在哪些重要的流程,背后设计的意图和产生的价值是什么,要解决用户或业务上的哪些痛点。进行了初步的业务分析以后,大致分析下使用场景,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对产品本身和行业本身有一些基本的认知。
设计执行&落地策略
B 端产品的逻辑较为复杂,在交互及体验上的要求也要更为谨慎。所以设计上需要更加克制和理性,B 端产品虽然视觉上交互上的整体要求没有 C 端那么高,但是需要做到每一个功能点能够清晰明确的展示,并且让用户知道每个功能按钮或页面的使用意图。避免功能堆砌关系混乱。
在产品设计之初,需要全面考虑,把握产品设计的大方向与业务发展的一致,同步搭建页面通用的设计框架,统一的视觉设计语言,通用的组件的规范,可快速复用提效设计,即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梳理产品逻辑及交互方式和功能的视觉表现上。也要时刻与产研团队保持沟通,从技术和设计层面综合考虑,哪种视觉呈现方式更合理,哪种方式更提效更稳定,支持的场景更全面…确保当前产品方案可行性。全面打造产品体验的一致性,实现有序、统一的操作体验,总之核心重点:界面清晰易懂,用户的操作门槛低,能够快速的使用产品,高效、专注完成任务。
复盘结果定期总结经验
项目上线后,及时复盘总结也尤为重要,这也是我接下来要重点去做的事情,可以通过回顾和思考,来归纳分析自己做的成功与不足的地方,把那些对后续有帮助的、复用性高的经验加以总结,沉淀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复盘是设计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也可以赋能团队为团队提效,提升自己的价值。
写在结尾
啰嗦说了这么多,比较细碎,不乏逻辑凌乱的片段,但也算自己对 B 端设计的一些想法吧~B 端产品承载的信息和逻辑比较复杂一些,所以需要对功能层级的划分呈现多考虑一点,需要有清晰的逻辑,多站在企业用户的角度去考虑,使任务能够精准化触达,毫不拖泥带水是设计 B 端产品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