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数据库是如何实现这四大特性的呢?
本文以MySQL的InnoDB引擎为例,详细分析ACID四大事务特性的实现原理;
一、原子性(Atomicity),原子性的特点是一个事务必须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工作单元,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对于一个事务来说,不可能只执行其中的一部分操作;
可以看出,原子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当事务成功提交时,数据变更;
(2)当事务失败回滚时,数据恢复到事务操作之前的状态;
InnoDB在保证数据库事务原子性的时候,采用了记录回滚日志(undo Log)的方式,操作一条数据时,在事务提交时异步插入一条与当前执行操作相反的记录,具体而言:
(1)当执行insert语句时,插入一条delete语句;
(2)当执行update语句时,插入一条相反的update语句;
(3)当执行delete语句时,插入一条insert语句;
如此,当事务提交成功时,则数据正常保存,有事务回滚时,自动执行对应的undo log 就可以保证数据的原子性了;
举例说明,数据表tbl_leiting中有一条数据:
执行一条 sql: update tbl set name="zhangsan" wh ere id=1;数据变成了如下图所示;
而在undo log中,会存有一条 update语句 update tbl set name="leiting01" where id=1;
当事务回滚时,会执行这条语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当事务提交成功后,undo long会被删除;
二,持久性( 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MySQL是在内存中操作数据,然后写入磁盘,由于内存和磁盘的读写速度不一致,有可能出现内存中的数据还没完全写入磁盘,系统崩溃了,这样数据就会出现丢失。
持久性就是为了保证在系统崩溃的情况下,数据不会丢失。
InnoDB采用记录预写日志(redo log)日志的方式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与undo log相反,redo log记录的是新数据的备份,在事务提交之前,通过异步的方式持久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