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短信预约-IT技能 免费直播动态提醒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Netflix如何构建实时数据基础架构?

2024-12-02 05:58

关注

作者丨George Anadiotis

编译丨布加迪

审校丨孙淑娟、梁策

Netflix 是怎么成功的?Investopedia 网站给出了三个答案:引人入胜的原创节目制作,针对订阅服务而开展的用户数据分析,以及允许用户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内容消费。

可能这三点大多数人都同意。不过,Netflix 通过用户数据和运营数据分析来提高订阅用户服务水平,这方面背后的故事却可能鲜为人知。Zhenzhong Xu 表示,在 Netflix 全球高速发展时期,业务和运营决策比任何时候都依赖更快速的日志数据。

Xu 在 2015 年加入 Netflix,担任实时数据基础架构团队的创始工程师,后来领导流处理引擎团队。他在 2010 年代初对实时数据产生兴趣,从那时起就认为这个领域大有可为。

Xu 于近期离开了 Netflix,开始在实时机器学习领域谋求发展。对于 Netflix 实时数据基础架构的开发之旅,Xu 认为从 2015 到 2021 年是一段迭代过程。他将这段旅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失败的批处理管道中拯救 Netflix 日志(2015 年)

第一阶段涉及从失败的批处理管道中拯救 Netflix 日志。在这个阶段,Xu 的团队从头开始构建了一个流优先平台,以取代失败的管道。

Xu 及其团队负责集中管理底层基础架构,以提供赋能机制,从而使产品团队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

2015 年,Netflix 已经拥有约 6000 万订阅用户,并积极拓展全球影响力。平台团队知道,迅速扩大平台影响力将是保持订阅用户迅猛增长的关键。

其中一个紧迫任务是 Xu 的团队必须弄清楚如何帮助 Netflix 扩展日志实践。当时,Netflix 拥有 500 多个微服务,每天生成的数据量超过 10PB。

通过收集这些海量数据,Netflix 获得了两种认知。首先,这有助于了解业务分析(比如用户保留、平均会话长度和趋势等)。其次,这有助于了解运营层面(比如测量每秒流媒体播放量,以快速轻松地了解 Netflix 系统的健康状况),从而让开发人员可以发出警报或执行缓解措施。

Xu 表示,数据必须从生成数据的边缘转移到某个分析存储区。所有数据人员都知道这么做的原因:微服务是为满足运营需求而建的,并使用联机事务处理(OLTP)存储。分析工具则需要联机分析处理(OLAP)。

使用 OLTP 存储来分析效果欠佳,还会降低那些服务的性能。因此,需要以低延迟的方式可靠地移动日志。到 2015 年,Netflix 的日志量已从 2011 年 450 亿个事件 / 每天增加到 5000 亿个事件 / 每天(数据摄取量达 1PB)。

现有的日志基础架构是一个简单的批处理管道平台,它用 Chukwa、Hadoop 和 Hive 构建,面对每周订阅用户数量增加的现状,很快就难以招架。Xu 的团队只有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开发流优先解决方案,更为糟糕的是,他们只有六名团队成员来完成任务。

此外,Xu 特别指出了当时流数据生态系统还不成熟的情况。很少有科技公司能在 Netflix 需要的那种规模下成功地部署流优先解决方案,因此团队必须评估技术选项和试验方案,并决定构建什么系统、看好哪些新兴工具。

正是在那几年,他们为 Netflix 的一些自主开发的产品(比如 Keystone 和 Mantis)打下了基础。这些产品后来自立门户,其中 Mantis 后来还开源了。

第二阶段:扩展到数百个数据移动用例(2016 年)

早期做出的一个关键决策是,分离问题而不是忽视问题。Xu 的团队通过单独完善 Mantis(以运营为重点)和 Keystone(以分析为重点),将运营用例和分析用例方面的问题分开来,但又为这两个系统的对接留有余地。

他们还将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方面的问题分开来。为此,他们引入了生产者 / 消费者客户软件,配备标准化有线协议和简单模式管理,帮助分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开发工作流程。后来证明这是数据治理和数据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团队从面向微服务的单一职责原则入手,将整套基础架构分为消息传递(流传输)、处理(流处理)和控制平面。分离组件职责让该团队能够尽早确保界面一致,同时又通过关注不同的部分来释放生产力。

除了资源限制和不成熟的生态系统外,团队最初还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分析问题和运营问题不一样。分析型流处理专注于正确性和可预测性,运营型流处理更专注于成本效益、延迟和可用性。

此外,对有状态数据的平台来说,云原生弹性问题有些棘手。在第一阶段开始时,Netflix 已经在 AWS 云上运行了几年。但是,它是首家将有状态数据平台搬到容器化云基础架构上的公司,这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

在交付最初的 Keystone 最简可行产品(MVP)并迁移几个内部客户之后,Xu 的团队逐渐获得了信任,也得到其他工程团队认可。因为很容易移动日志用于分析处理、根据需要获得运营洞察力,流媒体在 Netflix 受到追捧。现在是时候为普通客户扩展规模了,而这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运营负担加重。最初他们为新用户提供细致入微的协助,但是随着需求激增,这很快难以为继。MVP 不得不与时俱进,只支持十几个客户是不够的。

第二个挑战是出现了多样化需求,出现了两大客户群。一群更喜欢易于使用的完全托管服务,另一群更爱灵活一些,需要复杂的计算能力来解决更高级的业务问题。Xu 指出,这两大客户群的需求很难同时兼顾。

第三个挑战是,由于规模庞大,团队几乎一度中断了所有依赖的服务:从亚马逊的 S3 到 Apache Kafka 和 Apache Flink,不一而足。不过,之前做出的战略性选择之一是,要与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即使状态并不理想成熟。

这些伙伴包括业内许多领导流处理工作的品牌,比如领英,Apache Kafka 和 Samza 两大项目正是诞生于此,Kafka 也由他们商业化;此外还有更名为 Ververica 的 Data Artisans,他们将 Apache Flink 商业化。

选择合作途径使团队能够在利用社区成果的同时,按需求为开源软件做贡献。该团队在应对与容器化云基础架构相关的挑战方面与 Titus 团队进行了合作。

Xu 还详述了早期做出的更多关键决策,比如构建专注几个早期客户的 MVP 产品。在探索最初的产品市场契合时,一不留神就会分心。然而,他们决定帮助几个高优先级、数据需求量大的内部客户,以后再考虑扩大客户群。

第三阶段:支持定制需求,扩展海量用例(2017 年 – 2019 年)

在整个第二阶段,Xu 的团队再度做出了一些关键决策,这对他们大有助益。

他们选择先专注于简单性,而不是将基础架构的复杂性暴露在用户面前,因为这让团队能够支持大多数数据移动和简单的流式 ETL 用例,同时使用户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

他们决定投入完全托管的多租户自助服务,而不是继续提供细致入微的人工支持。在第一阶段,他们选择投入于构建一个预料故障,并监测所有运营的系统,而不是延迟投入。在第二阶段,他们继续投入于 DevOps,旨在根据需要每天多次发布平台变更。2017 年左右,团队认为已建立了稳固的运营基础:客户很少在他们待命期间收到通知,所有基础架构问题都由平台团队密切监控和处理。强大的交付平台已实施到位,在几分钟内就能帮助客户将变更引入生产环境。

Xu 特别指出,他们推出的 Keystone 产品在实现最初设想上非常出色:已成为一个易于使用、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的流数据路由平台。不过,很明显流处理的潜力远未全部发挥出来。Xu 的团队不断碰到新需求,需要对复杂的处理能力拥有更精细化的控制。Xu 写道,Netflix 有独特的自由和责任文化,每个团队有权做出自己的技术决策。该团队决定扩大平台的范围,同时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自定义用例需要不同的开发者和运营体验。比如说,Netflix 推荐的对象可以包括接下来要观看的内容、个性化的艺术作品,以及最佳展示区域等一系列内容。

这些用例需要更高级的流处理功能,比如复杂的事件 / 处理时间和窗口语义、允许的延迟和大状态检查点管理。它们还需要更多的运营支持、更灵活的编程接口以及能够管理 TB 数据中本地状态的基础架构。

第二个挑战是兼顾灵活性和简单性。针对所有新的自定义用例,团队必须对暴露水平进行合理控制。此外,支持自定义用例要求增加平台的自由度,而这也是第三个挑战:运营复杂性增加。

最后,团队的职责是提供一个集中式流处理平台。但由于之前的策略专注于简单性,一些团队已使用不受支持的技术投入到了他们的本地流处理平台——用 Netflix 的话来说,就是“舍近求远”。Xu 的团队不得不说服他们搬回到托管平台。这也是第四个挑战:集中平台与本地平台之争。

在第三阶段,Flink 被引入进来,由 Xu 的团队管理。他们决定构建一个新的产品入口点,这是对现有架构的重构,而不是孤立地构建新产品。Flink 充当这个入口点,重构有助于尽量减少冗余问题。

另一个关键决策是先从流式 ETL 和可观察性用例入手,而不是一次性处理所有自定义用例。由于这些用例难度大、规模大,极具挑战性,Xu 认为先处理最困难的用例并从中汲取经验是明智之举。

这时候做出的最后一个关键决策是,一开始与客户分担运营责任,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共谋创新,以减轻负担。早期采用者自给自足,细致入微的支持帮助了那些无法做到的人。久而久之,自动扩展和托管部署等运营投入也相继到位。

第四阶段:扩大流处理方面的职责(2020 年至今)

随着流处理用例扩展到 Netflix 的所有部门,人们发现了全新模式,团队也获得了早期的成功。但随着 Netflix 继续探索新领域,并大力投入于内容制作和游戏上,一系列新的挑战随之而来。

第一个挑战是团队自治的弊端。由于团队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因此 Netflix 许多团队使用的数据技术各种各样,迥异的数据技术使协调变得困难。Xu 写道,有许多技术可供选择,人们自然会将技术分门别类,而有分类的存在就会阻碍组织往前推进。第二个挑战是学习难度更大。由于可用的数据工具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用户学习和决定什么技术适合特定的用例显得困难重重。

Xu 特别指出,第三个挑战是机器学习实践没有充分发挥数据平台的力量。所有上述的挑战都会对机器学习实践造成影响。数据科学家的反馈环路很长,数据工程师的生产力受到影响,产品工程师在共享有价值的数据方面遇到了挑战。最终,许多企业失去了抓住市场瞬息变化的大好机会。

第四个挑战是中央平台模型的规模限制。Xu 特别指出,由于中央数据平台以超线性的速度扩展用例,使用单一联系点来支持是无以为继的。应评估注重支持构建在中央平台上的本地平台的模式,现在正是最佳时机。

Xu 在此过程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一些经验可能产品负责人也很熟悉,并适用于流数据之外的领域。比如营造失败也没有关系的氛围、决定不开发什么内容、鼓励用户成为平台忠粉,以及在压力下保持镇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https://zhenzhongxu.com/the-four-innovation-phases-of-netflixs-trillions-scale-real-time-data-infrastructure-2370938d7f01)。

在第四阶段及之外,Xu 也看到了实时数据处理的特殊机会。数据流可以连接世界,并可以通过结合简单性和灵活性来提高抽象性,更好地满足机器学习的需求。

来源:51CTO技术栈内容投诉

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整理。其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属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收集整理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作为临时的测试数据,供内部测试之用。本站并未授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主动获取本站任何信息。

②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临时测试数据将在测试完成后最终做删除处理。有问题或投稿请发送至: 邮箱/279061341@qq.com QQ/279061341

软考中级精品资料免费领

  • 2024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二批次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难度     813人已做
    查看
  • 【考后总结】2024年5月26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2批次考情分析

    难度     354人已做
    查看
  • 【考后总结】2024年5月25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1批次考情分析

    难度     318人已做
    查看
  • 2024年上半年软考高项第一、二批次真题考点汇总(完整版)

    难度     435人已做
    查看
  • 2024年上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综合知识真题

    难度     224人已做
    查看

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猜你喜欢

AI推送时光机
位置:首页-资讯-后端开发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编程学习网 内容吧
首页课程
资料下载
问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