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逛了一下CSDN,又发现了一条显眼的数据,大概是说3层B+树足以容纳2000w条数据。我当时就蒙了,3层对2000w,心想这B+树也太厉害了吧,由此勾起了我求知的欲望,我一定要搞明白他这2000w是怎么来的。
重中之重
MySQL的执行流程如下图
在两阶段提交的情况下,是怎么实现崩溃恢复的?
前提:binlog本身不具备crash-safe能力,所以InnoDB考虑到这一点,自己实现了redo log来具备这个能力。
关键点:在写入redo log和binlog时,都会顺便记录当前事务ID。
会有如下三种崩溃情况:
在写redo log之前崩溃,那么此时redo log和binlog都没有这个ID,是一致的情况,崩溃也没事。
在写redo log 的prepare阶段后崩溃,此时redo log有这个ID,会根据ID去binlog查找这个ID,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的,那么就会执行回滚操作。
在写binlog后崩溃,那么此时在redo log和binlog都存在这个ID,只是在redo log里的标记是prepare,所以这个时候直接commit就行。
也就是说,在崩溃恢复时,只要redo log不是处于commit阶段,那么就拿着redo log中的这个事务ID去binlog中查找,找得到就提交,找不到就回滚。这样就能确保redo log与binlog的数据一致性。
SQL语句的执行顺序如下图
B+树结构
关于B+树的结构,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讲过,在这里就不细说了,简而言之,B+树的分支非常多,而且每个非叶子节点只存主键值(主键索引)和指针,数据存在于叶子节点。
也就是说,磁盘的IO次数与树的高度是相同的。
3层B+树可以存多少数据?
进入正题,前面说了,3层B+树大概可以存2000w条数据,这个是咋算出来的呢?
在Innodb存储引擎里面,咱们最小存储单元是页,而一个页的大小默认是16KB。
也即代表B+树的每个节点可以存16KB数据,这里我们假设我们的一行数据大小是1K,那么我们一个节点就可以存16行数据。注意:我们真正的数据都是存在叶子节点的,所以这里是指叶子节点可以存放16行数据。
我们前面也说了,非叶子节点存放的是主键值与指针,所以这里假设主键类型为bigint,占用8Byte,指针可以设置为占用6Byte,总共就为14Byte,这样就可以算出一个节点大概可以存放多少个指针了(指针指向下一层节点),大概为16KB/14Byte=1170个。
由此,可以推算出,2层B+树的话,可以存放1170*16=18720行数据。3层B+树的话,可以存放1170*1170*16=21902400行数据,也就差不多2000w条数据了。
附加题
为啥不用B树?
因为B树的节点(无论是叶子节点还是非叶子节点),都会保存数据,所以相当于B+树的话,B树的非叶子节点能保存的指针就变少了,保存同等数据量的情况下,B树指针变少了就只能增加树的高度了,就会导致磁盘IO次数变多,从而影响性能。
来源地址:https://blog.csdn.net/NoviceZ/article/details/12696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