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转型3个阶段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三个阶段,并非一个阶段结束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三化”不是彼此割裂、相互独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循序渐进,一脉相承。
01.信息化→业务数据化
信息化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业务信息进行记录、储存和管理,通过电子终端呈现,便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
它可以使企业内各方面的人员清楚的了解到“业务状态是怎样的”,“流程走到了哪一步”等,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02.数字化→数据业务化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互通,形成了信息孤岛。
数字化打通各个信息孤岛,让数据得以连接。通过基于大量沉淀在业务系统中的运营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地、多维地分析,对企业的运作逻辑进行数字建模、优化,指导并服务于企业的日常运营。
这个过程,是技术实现的过程,更是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
03.“数据+业务”
智能化数智化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合称,主要是指:
在数字与智能技术(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等)手段的支持下,建立决策机制的自优化模型,实现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智能化分析与管理、精准执行的能力。
借助数字化模拟人类智能,让智能数字化,进而应用于系统决策与运筹等能力。
通过以上2种能力,帮助企业优化现有业务价值链和管理价值链,增收节支、提效避险,实现从业务运营到产品/服务的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数字化转型2种分类
根据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现有业务改变的程度,可将数字化转型划分为“存量业务优化”“增量业务创新”两类,对应不同的商业战略和数字化战略。
01. 存量业务优化
存量业务优化是指基于现有的商业模式,利用高效的数据技术和算法,进行生产运营数字化转型,获取更低成本和更好体验之间的平衡,降低运营成本或为业务提供增量。
例如某家电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提升产品生产质量管控。
某跨国集团企业利用财务机器人RPA,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某大消费企业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打造消费者一致体验,并构建私域流量。
某地产企业搭建企业移动平台,建设员工智慧办公工具,提升员工工作与协同的效率和体验等。
02. 增量业务创新
增量业务创新是指基于数据重构商业模式或基于数据拓展全新业务,包括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例如某音乐出品企业用数字化音乐下载替代了传统的唱片和CD,后来,在线音乐播放又替代了音乐下载。
某传统超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从传统零售向新零售转变;
某传统运营商向外界提供选址服务。
某农产品企业打造区块链追溯技术平台,将产品与服务的追溯能力和平台社会化,产生全新的服务能力和收入。
某传统药企通过搭建会员体系,聚合大健康资源,搭建大健康生态圈,开拓全新大健康业务模式等。
三、数字化转型3大价值
01.价值效益类别一:生产运营优化
生产运营优化类价值效益相应的业务体系本身一般不会有本质性的转变。主要基于传统存量业务,价值创造和传递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价值获取主要来源于传统产品规模化生产与交易。
生产运营优化类价值效益主要包括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等方面。
在效率提升方面,主要包括提高规模化效率和多样化效率;在成本降低方面包括降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在质量提高方面主要包括提高设计质量、生产/服务质量、采购及供应商协作质量和全要素全过程质量。
02.价值效益类别二:产品/服务创新
产品/服务创新类价值效益相应的业务体系仍然保持总体不大变,主要专注于拓展基于传统业务的延伸服务,价值创造和传递活动沿着产品/服务链延长价值链,开辟业务增量发展空间,价值获取主要来源于已有技术/产品体系的增量价值。产品/服务创新类价值效益主要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延伸与增值、主营业务增长等方面。
03.价值效益类别三:业态转变
业态转变类价值效益相应的业务体系通常会发生颠覆式创新,主要专注于发展壮大数字业务,形成符合数字经济规律的新型业务体系。
价值创造和传递活动由线性关联的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网络转变为开放价值生态,价值获取主要来源于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的业务生态。业态转变类价值效益主要包括为用户/生态合作伙伴连接与赋能、数字新业务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