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智能机器人无需口罩、不用防护服,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它们中有智能诊断机器人、智能采样机器人、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能防控机器人、智能防疫机器人等,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强柱石和强大力量。机器人既可以提高人们防疫抗疫的能力,又可以降低人们交叉感染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和防护物资。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智能机器人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呢?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
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智能诊断机器人系统——“智医助理”可以通过问诊、检查、智能分析病情,或进行病历分析筛查潜在高危患者;该系统主要分为辅助诊疗系统、智能慢病管理外呼助手、移动端远程视频会诊等主要功能。其中慢病管理外呼助手能够大幅度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为医疗机构抗击新冠肺炎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一系统还增加了新冠肺炎学习资料库,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和处置能力。
广州医科大学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新冠咽拭子智能采样机器人系统已开展首期20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采集样本80份。在首期临床试验中,该系统实现对受试者的有效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取得阶段性进展。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机器人咽拭子采样一次成功率大于95%,且受试者咽部均无红肿、出血等不良反应。这一系统可避免医务人员被病毒感染、提升生物样本采集的规范性、保证标本质量。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新冠肺炎诊疗的智能手术机器人,曾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完成了首例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这是首个用于新冠肺炎诊疗的支气管手术机器人系统,在隔离操作间通过遥控操作即可完成手术,实现医务人员与手术感染环境物理隔绝,不仅可以降低诊疗过程中的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也有助于提高新冠肺炎的诊断率和治愈率。该机器人对疫情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神通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多功能医护配送机器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该机器人能够为医院传染科、呼吸科、发热科和人员集中的隔离区等场所送药、送餐、回收餐具、运送生活用品,协助护士运送医疗器械和设备等。机器人利用激光雷达、超声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以在室内复杂环境精准构建地图,自主导航和避障,长期稳定自由移动,导航引路,自主返回和自主充电,24小时长期工作。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防控机器人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的近700个社区(行政村)推广应用。这款机器人基于全链路智能语音技术,具备疫情筛查、信息通知、重点追踪等多重能力,免费为疫情防控一线(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医疗机构等)提供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超低成本价服务。该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广大用户和社会的欢迎。
今年春运期间,北京地区的火车站根据自身特点,还特别加入了全新的“黑科技”——智能雾化消毒机器人,定时对环境进行喷雾式消毒。另外,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机场为了强化防控措施和提高整体通关速度,利用智能诊断机器人系统来对旅客进行快速测量体温,并查验他们个人身份信息、健康码状态、14天行程定位、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信息,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由上可见,智能机器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大考验,许多科技公司和科研机构都展现了自身的责任和担当,积极发挥智能机器人的重要作用,为抗疫成功献计献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机器人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之后,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完全可以相信,在智能机器人的助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