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Oracle中redolog大小设定规则是什么,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获。
Oracle中REDO日志大小设定规则
确定目标恢复时间(RTO)和恢复点目标(RPO)
- RTO:在发生故障后恢复数据库所需的时间。
- RPO:在发生故障后允许丢失数据的最大时间量。
估计REDO日志产生率
- 观察系统当前的REDO日志生成模式,使用性能监控工具或分析REDO日志文件本身。
- 考虑应用程序的工作负载、事务特征和并发性。
计算所需REDO日志大小
- 目标REDO日志大小 = RTO 期间产生的REDO日志量 + RPO 期间产生的REDO日志量
- RTO 期间产生的REDO日志量 = RTO × REDO日志产生率
- RPO 期间产生的REDO日志量 = RPO × REDO日志产生率
优化REDO日志大小
- 分组大小:将REDO日志文件划分为多个组,以提高IO性能。建议设置为1GB或更大。
- 日志成员数量:每个组中应包含足够的日志成员,以满足REDO日志产生量。建议为3-5个成员。
- 日志缓冲区大小:控制数据库将REDO日志写入磁盘之前在内存中保留的REDO日志量。建议设置为8-16MB。
- 后台写进程数:控制将REDO日志写入磁盘的后台进程数量。建议设置为2-4个进程。
其他注意事项
- 考虑峰值事务负载和潜在的系统瓶颈。
- 定期监控REDO日志大小和生成速率,以确保充足的日志空间。
- 根据需要调整REDO日志大小,以优化性能和数据保护。
- 使用闪回区域查询(Flashback Query)或时间点恢复(Point-in-Time Recovery)等技术恢复数据,即使REDO日志已循环使用。
具体案例
- RTO 为 2 小时,RPO 为 1 小时,REDO 日志产生率为 100 MB/小时:
目标REDO日志大小 = (2 小时 × 100 MB/小时) + (1 小时 × 100 MB/小时) = 300 MB
- 推荐REDO日志设置:
日志文件组数:1 每个组中的日志成员数:3 分组大小:1GB 日志缓冲区大小:8MB 后台写进程数:2
这些设置将提供大约300MB的REDO日志空间,满足目标RTO和RPO。
以上就是Oracle中redolog大小设定规则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编程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