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日,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文件明确,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重点由人工智能行业技术领军企业牵头建设,鼓励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参与建设并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在政策引导之下,各方积极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服务在各领域的流动速度也不断加快。不难发现,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参与AI平台建设的不只是新创企业和技术公司,还包括聚焦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平台厂商和专业服务提供商。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参与者众多,综合参与者背景和开放技术类型,可大体分为四类:通用全面的智能云计算下属AI开放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下属的AI开放平台;通用全面的独立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如小米开放平台、讯飞开放平台等;提供垂直技术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如专注计算机视觉的旷视科技Face++、商汤科技等;以及提供垂直场景技术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如安防场景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乐橙开放平台、教育场景的好未来AI开放平台等。
从地域分布,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速度较快,进展显著。近日,广东省科技厅正式发布了第三批“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共有4个平台入选。其中,金域医学入选“临床检验与病理诊断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奥比中光科技入选“3D视觉感知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广电运通入选“金融智能与服务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琴智科技入选“智能云服务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作用主要是什么呢?它所起到的连接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它连接了开发者和一些研究机构;另一方面,可以连接许多下游的企业。比如一个以指纹识别为主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可以将相关技术能力开放给希望在指纹识别领域开辟业务的创业团队。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具有较高门槛的技术种类,都是难以长期自主研发、持续投入的领域。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推出,无疑会给诸多这样的企业带来开源资源的借力,可避免无效探索和盲目投入,让企业能够快速借助AI技术红利实现创新。
据统计,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市场规模104亿,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对AI开放平台形成利好,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222亿。眼下,AI开放平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预计未来5年CAGR在41%左右。
人工智能技术和底层基础设施的开源开放是加速AI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及开放平台建设,可以更好地把企业行为同国家需要及行业需求结合起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是核心驱动力。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在赋能各产业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安全治理挑战。对此,业内人士需要在适度开放的同时加强理性监管,以使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得到全面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