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和C++一样,支持多继承。概念虽然容易,但是困难的工作是如果子类调用一个自身没有定义的属性,它是按照何种顺序去到父类寻找呢,尤其是众多父类中有多个都包含该同名属性。
- class P1 #(object):
- def foo(self):
- print 'p1-foo'
-
- class P2 #(object):
- def foo(self):
- print 'p2-foo'
- def bar(self):
- print 'p2-bar'
-
- class C1 (P1,P2):
- pass
-
- class C2 (P1,P2):
- def bar(self):
- print 'C2-bar'
-
- class D(C1,C2):
- pass
-
对经典类和新式类来说,属性的查找顺序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分别看一下经典类和新式类两种不同的表现
1、经典类
- d=D()
- d.foo() # 输出 p1-foo
- d.bar() # 输出 p2-bar
实例d调用foo()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P1
实例d调用bar()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P1 => P2
换句话说,经典类的搜索方式是按照“从左至右,深度优先”的方式去查找属性。d先查找自身是否有foo方法,没有则查找最近的父类C1里是否有该方法,如果没有则继续向上查找,直到在P1中找到该方法,查找结束。
2、新式类
使用新式类要去掉第一段代码中的注释
- d=D()
- d.foo() # 输出 p1-foo
- d.bar() # 输出 c2-bar
实例d调用foo()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C2 => P1
实例d调用bar()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C2
可以看出,新式类的搜索方式是采用“广度优先”的方式去查找属性。
可以调用类的__mro__属性来查看查找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