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一、练习一
这里首先将素材创建完毕,首先创建一个数据库并使用,这里我创建的数据库名为worker:
紧接着我们创建数据库表并创建表结构:
查看表结构:
接着我们导入数据: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素材已经创建完毕,这里我们进行之后的操作:
- 1、显示所有职工的基本信息。
实现代码:
SELECT *FROM worker;
执行结果:
- 2、查询所有职工所属部门的部门号,不显示重复的部门号。
实现代码:
SELECT DISTINCT 部门号FROM worker;
执行结果:
- 3、求出所有职工的人数。
实现代码:
SELECT COUNT(*) AS 职工人数FROM worker;
执行结果:
- 4、列出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
实现代码:
SELECT MAX(工资) AS 最高工资,MIN(工资) AS 最低工资FROM worker;
执行结果:
- 5、列出职工的平均工资和总工资。
实现代码:
SELECT AVG(工资) AS '平均工资', SUM(工资) AS '总工资'FROM worker;
执行结果:
- 6、创建一个只有职工号、姓名和工作时间的新表,名为工作日期表。
实现代码:
CREATE TABLE 工作日期表 ASSELECT 职工号, 姓名, 工作时间FROM worker;
执行结果:
- 7、显示所有职工的年龄。
实现代码:
SELECT 2023 -YEAR(出生日期) AS 年龄 FROM worker;
执行结果:
- 8、列出所有姓刘的职工的职工号、姓名和出生日期。
实现代码:
SELECT 职工号, 姓名, 出生日期FROM workerWHERE 姓名 LIKE '刘%';
执行结果:
- 9、列出1960年以前出生的职工的姓名、参加工作日期。
实现代码:
SELECT 姓名,工作时间FROM workerWHERE 出生日期 < '1960-01-01';
执行结果:
- 10、列出工资在1000-2000之间的所有职工姓名。
实现代码:
SELECT 姓名FROM workerWHERE 工资 BETWEEN 1000.00 AND 2000.00;
执行结果:
- 11、列出所有陈姓和李姓的职工姓名。
实现代码:
SELECT 姓名FROM workerWHERE 姓名 LIKE '陈%' OR 姓名 LIKE '李%';
执行结果:
- 12、列出所有部门号为2和3的职工号、姓名、党员否。
实现代码:
SELECT 职工号, 姓名, CASE WHEN 政治面貌 = '党员' THEN '是' ELSE '否' END AS '党员'FROM workerWHERE 部门号 IN (102,103);
执行结果:
- 13、将职工表worker中的职工按出生的先后顺序排序。
实现代码:
SELECT *FROM workerORDER BY 出生日期;
执行结果:
- 14、显示工资最高的前3名职工的职工号和姓名。
实现代码:
SELECT 职工号, 姓名FROM workerORDER BY 工资 DESCLIMIT 3;
执行结果:
- 15、求出各部门党员的人数。
实现代码:
SELECT 部门号, COUNT(*) AS '党员人数'FROM workerWHERE 政治面貌 = '党员'GROUP BY 部门号;
执行结果:
- 16、统计各部门的工资和平均工资。
实现代码:
SELECT 部门号, SUM(工资) AS '总工资', AVG(工资) AS '平均工资'FROM workerGROUP BY 部门号;
执行结果:
- 17、列出总人数大于4的部门号和总人数。
实现代码:
SELECT 部门号, COUNT(*) AS '总人数'FROM workerGROUP BY 部门号HAVING COUNT(*) > 4;
执行结果:
二、练习二
这里首先将素材创建完毕,首先创建一个数据库并使用,这里我创建的数据库名为worker,依旧使用上一个练习的数据库。
紧接着我们创建数据库表并创建表结构,查看表结构:
接着我们导入数据: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素材已经创建完毕,这里我们进行之后的操作:
- 1.查询student表的所有记录
实现代码:
SELECT * FROM student;
执行结果:
- 2.查询student表的第2条到4条记录
实现代码:
SELECT * FROM student LIMIT 1,3;
执行结果:
- 3.从student表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id)、姓名(name)和院系(department)的信息
实现代码:
SELECT id, name, department FROM student;
执行结果:
- 4.从student表中查询计算机系和英语系的学生的信息
实现代码: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department IN ('计算机系', '英语系');
执行结果:
- 5.从student表中查询年龄18~22岁的学生信息
实现代码: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YEAR(CURRENT_DATE) - birth BETWEEN 18 AND 22;
执行结果:
- 6.从student表中查询每个院系有多少人
实现代码:
SELECT department, COUNT(*) AS '人数' FROM student GROUP BY department;
执行结果:
- 7.从score表中查询每个科目的最高分
实现代码:
SELECT c_name, MAX(grade) AS '最高分' FROM score GROUP BY c_name;
执行结果:
- 8.查询李四的考试科目(c_name)和考试成绩(grade)
实现代码:
SELECT c_name, grade FROM score WHERE stu_id = (SELECT id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李四');
执行结果:
- 9.用连接的方式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和考试信息
实现代码:
SELECT student.id, student.name, student.department, score.c_name, score.gradeFROM studentJOIN score ON student.id = score.stu_id;
执行结果:
- 10.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
实现代码:
SELECT student.id, student.name, SUM(score.grade) AS '总成绩'FROM studentJOIN score ON student.id = score.stu_idGROUP BY student.id, student.name;
执行结果:
- 11.计算每个考试科目的平均成绩
实现代码:
SELECT c_name, AVG(grade) AS '平均成绩' FROM score GROUP BY c_name;
执行结果:
- 12.查询计算机成绩低于95的学生信息
实现代码:
SELECT student.*FROM studentJOIN score ON student.id = score.stu_idWHERE score.c_name = '计算机' AND score.grade < 95;
执行结果:
- 13.查询同时参加计算机和英语考试的学生的信息
实现代码:
SELECT student.*FROM studentWHERE id IN ( SELECT s1.stu_id FROM score AS s1 JOIN score AS s2 ON s1.stu_id = s2.stu_id WHERE s1.c_name = '计算机' AND s2.c_name = '英语');
执行结果:
- 14.将计算机考试成绩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实现代码:
SELECT student.name, score.c_name, score.gradeFROM studentJOIN score ON student.id = score.stu_idWHERE score.c_name = '计算机'ORDER BY score.grade DESC;
执行结果:
- 15.从student表和score表中查询出学生的学号,然后合并查询结果
实现代码:
SELECT id FROM studentUNIONSELECT stu_id FROM score;
执行结果:
- 16.查询姓张或者姓王的同学的姓名、院系和考试科目及成绩
实现代码:
SELECT student.name, student.department, score.c_name, score.gradeFROM studentJOIN score ON student.id = score.stu_idWHERE student.name LIKE '张%' OR student.name LIKE '王%';
执行结果:
- 17.查询都是湖南的学生的姓名、年龄、院系和考试科目及成绩
实现代码:
SELECT student.name, YEAR(CURRENT_DATE) - student.birth AS '年龄', student.department, score.c_name, score.gradeFROM studentJOIN score ON student.id = score.stu_idWHERE student.address LIKE '%湖南%';
执行结果:
来源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63172698/article/details/133696216